美国企业近期公布的财报数据颇为亮眼,但市场对此的反应却显得颇为冷淡。据高盛统计,在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已有超过六成的公司公布了三季度业绩,其中三分之二的企业盈利超出市场预期,推动整体盈利同比增长达到8%,远超此前6%的预测值。然而,这些表现优异的企业股价却未能获得相应提振,财报发布后平均仅跑赢标普500指数32个基点,与历史平均98个基点的水平形成鲜明对比。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正将关注点从已实现的业绩转向企业未来前景。高盛投资组合策略团队负责人David Kostin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美国区域性银行信贷问题凸显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审视愈发严格。这种转变导致传统的“财报超预期即上涨”模式在本季度明显失效,即使企业交出优异答卷,股价表现也趋于平淡。
从盈利驱动因素来看,本轮财报季的强劲表现得益于销售增长与利润率提升的双重支撑。高盛报告显示,这是本世纪以来盈利惊喜频率最高的财报季之一,仅次于是2020年底疫情后经济重启时期。但市场对此反应有限,部分原因在于投资者已提前消化了业绩超预期的预期,认为此前6%的盈利增长预测过于保守。
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已转向企业前瞻性指引。高盛策略师团队观察到,在宏观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下,投资者更加重视公司对未来盈利的预测。报告特别提到,贸易摩擦和区域性银行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波动,进一步放大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担忧。
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支出成为市场热议话题。数据显示,“超大规模”科技公司的AI相关投资持续超出预期,2026年资本支出预测已从年初的3140亿美元飙升至5180亿美元。高盛指出,投资者对资本支出增长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企业能否将AI投资转化为实际盈利。以Alphabet和meta Platforms为例,前者因上调2026年净利润指引带动股价上涨,后者则因指引平稳导致财报后股价下跌。
尽管市场情绪谨慎,但企业层面仍释放出积极信号。在已发布四季度业绩指引的49家公司中,近半数指引超出分析师预期,推动市场将2026年标普500指数每股收益预测上调2%至308美元。AI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受到关注,本月公布财报的公司中有一半提及通过AI提升运营效率的潜力,这一比例较二季度有所上升。
高盛分析认为,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评估标准已发生深刻变化。在宏观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市场不再单纯关注当前业绩表现,而是更加重视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实现长期增长的能力。这种转变要求企业在沟通中提供更具前瞻性的信息,以回应投资者对未来盈利能力的关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