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市场呈现出一种有趣的分化现象:国际豪华品牌正逐步退出D级轿车领域,而中国新能源品牌却在这一细分市场加速布局。雷克萨斯最新发布的LS概念车从传统三厢轿车转型为MPV,奥迪确认A8将不再推出换代车型,加上此前捷豹XJ、大众辉腾等车型的退出,国际豪华品牌在D级轿车市场的收缩态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却迎来一波新能源D级轿车的上市潮,仰望U7、尊界S800、蔚来ET9等车型接连登场,形成新的“789”产品矩阵。

国际品牌撤退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场竞争力不足。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50万元级的C级轿车已能满足豪华需求,空间与配置水平足够充裕。D级轿车之所以能维持高端定位,主要依赖品牌溢价与前沿科技配置。然而,二线豪华品牌在这两方面均处于劣势:奔驰、宝马等头部品牌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在夜视系统、激光大灯、裸眼3D仪表等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而雷克萨斯、捷豹等品牌则缺乏真正引领行业的创新技术,难以支撑其高端定位。
中国品牌的崛起则源于技术突破与产品策略的双重创新。以蔚来ET9为例,其搭载的“SkyRide·天行智能底盘系统”将线控转向、后轮转向与全主动悬架集成,实现了发布会现场顶着香槟塔过减速带滴水未洒的震撼效果。仰望U7的四电机技术不仅将D级轿车零百加速推进两秒时代,更赋予车辆原地掉头、高速爆胎不失稳等独特功能。这些技术突破不仅重塑了豪华轿车的性能标准,更通过智能化配置实现了对传统豪华品牌的降维打击——即便是“789”系列的入门车型,其配置水平也已超越传统豪华品牌中高配车型的选装方案。

性能与配置的全面超越,让中国品牌在定价策略上获得更大空间。尽管“789”系列车型售价集中在60-80万元区间,但其产品力已可对标传统豪华品牌150万元级车型。这种性价比优势在市场端得到初步验证:尊界S800在9月取得1918辆的销量成绩,超过同期奔驰S级与宝马7系销量之和。不过,市场表现仍需长期观察——蔚来ET9上市初期月销超800辆,但三个月后已跌至不足百辆,暴露出高端市场培育的挑战。
对于国际品牌而言,D级轿车更多承担着品牌标杆的作用,销量并非核心目标。中国品牌虽在技术层面实现突破,但要真正统治这一细分市场,仍需在品牌认知、用户口碑与售后服务等维度持续积累。当前的市场格局变化,更多反映了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下的权力重构,而非简单的品牌替代。未来D级轿车市场的竞争,将围绕技术深度、用户体验与品牌价值展开更激烈的角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