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东近日以高票通过了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价值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这一决定再次引发了市场对高管天价薪酬的关注。彭博社分析指出,尽管此类激励计划设计初衷是推动企业增长,但历史数据显示,多数情况下CEO们难以完全兑现承诺。
2018年,特斯拉首次采用基于股价和运营里程碑的长期激励方案,将马斯克的薪酬与公司业绩深度绑定。这种模式随后被多家科技企业效仿,包括线上房地产平台Opendoor和短租巨头爱彼迎。这些公司在上市前为创始人制定了潜在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薪酬包,试图通过股权解锁机制激发管理层实现跨越式发展。
然而实践表明,这类高风险激励方案往往伴随着高失败率。Opendoor创始人埃里克·吴在任期间仅完成六项股价指标中的一项,其未兑现的股权奖励按最高目标计算接近9亿美元。爱彼迎CEO布莱恩·切斯基的情况类似,十项业绩目标中仅达成两项,要获取剩余薪酬需股价再涨70%以上。奢侈品电商Farfetch的案例更为极端,其创始人若泽·内维斯因公司被收购,21亿美元薪酬方案最终全部作废。
支持者认为,这种"对赌式"薪酬能有效筛选真正创造价值的管理者。执法设备公司Axon的案例常被提及,其CEO里克·史密斯通过达成市值增长五倍的目标,个人财富随之暴涨。薪酬咨询专家埃里克·霍夫曼指出:"这类方案本质是金融期权,管理者用职业声誉和长期收入作为赌注,换取改变命运的机会。"
外卖平台DoorDash的实践提供了折中案例。CEO徐迅在2020年获得价值52亿美元的薪酬承诺,条件是七年分九批实现股价较IPO发行价上涨500%。直到今年初,他才拿到首笔奖励,此前数年仅领取30万美元年薪。公司发言人强调,这种设计确保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长期一致性。
市场波动成为决定薪酬成败的关键变量。Paycom Software在2020年授予CEO查德·里奇森28亿美元薪酬包时,设定1750美元的股价目标。但到2024年2月,该公司股价已跌破200美元,里奇森更因管理层调整失去所有未兑现奖励。这种不确定性让批评者将此类方案比作"合法化的彩票"。
尽管争议不断,部分企业仍在调整方案后重新尝试。Opendoor今年为新任CEO卡兹·内贾提安制定了27亿美元的新激励计划,虽然潜在回报更高,但股价触发条件已大幅下调至33美元。内贾提安公开辩称,传统薪酬体系导致高管利益与股东脱节,"华尔街充斥着靠摧毁企业价值获利的CEO,这正在腐蚀资本主义根基"。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美国科技行业高管薪酬方案规模平均增长300%,但完成率不足40%。这种"富贵险中求"的设计,正在考验企业治理结构的平衡艺术。当马斯克的天价薪酬引发羡慕时,更多CEO可能正为未兑现的承诺承受巨大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