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近日在互动平台透露,清陶动力位于上海安亭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已顺利完成全线贯通。这一进展标志着其固态电池技术进入量产前的关键阶段。根据规划,该产线将于今年年底前产出首批样件,明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样车测试,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交付。
今年5月,上汽集团曾公布其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采用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方案,预计2026年率先量产。该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820wh/L以上,单电池容量超过75Ah,性能指标较现有三元锂电池提升近一倍。这意味着搭载该电池的车型续航能力将显著增强,同时电池体积和重量有望进一步优化。
安全性能方面,全新固态电池通过多项严苛测试验证。实验数据显示,在针刺穿透和200℃高温环境下,电芯可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稳定状态。其低温适应性同样突出,在零下温度条件下,电池容量保持率超过90%,有效解决了传统锂电池在寒冷地区容量衰减的痛点。
充电效率是固态电池的另一大优势。行业专家分析,得益于电解质材料的革新,固态电池充电速度理论上可提升至少一倍。以实际场景测算,充电10分钟即可支持车辆行驶500公里以上。这一特性使其被业界视为颠覆传统燃油车的重要技术突破,尤其在长途出行场景中具备显著竞争力。
低温性能的突破尤为值得关注。传统动力电池因电解液在低温下凝固,导致冬季续航大幅缩水,甚至出现"电动爹"的调侃。而固态电池通过去除液态电解质,从根本上改善了低温放电能力。这项改进将显著提升北方地区电动车的使用体验,缩小南北地域间的使用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