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行业正经历一场由胖东来引发的深刻变革。这家以服务著称的区域零售企业,近期通过一系列开放举措引发行业震动。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宣布,将推出"胖东来开放日"活动,允许外界以每人2万元的费用参观企业运营体系,同时计划明年通过联商学院邀请不超过10位企业家进行深度研学,收费标准达每人100万元。这种分级开放的策略,被视为其从经验输出向模式升级的重要转折。
接受胖东来改造的商超品牌已呈现出显著分化。步步高作为典型案例,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31.94亿元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357.71%至2.38亿元。其18家完成调改的门店商品结构与胖东来高度契合,销售额与员工收入同步提升,部分门店单日业绩较改造前增长5倍,19家门店年销售额突破亿元。永辉超市的转型则经历阵痛,222家调改门店虽整体营收下滑22.21%,但客流量平均增长80%,60%以上门店盈利水平创五年新高。
区域品牌的蜕变更具启示意义。江苏盐城的雅家乐超市曾因商品老化濒临破产,通过引入胖东来模式后,将熟食、烘焙等自制商品比例提升至关键水平,坚持每日清货策略,成功吸引30%年轻客群,晚市销售占比从50%跃升至60%。物美超市的创新实践则融合科技元素,其"胖改"门店借助AI系统实现70%以上商品汰换率,通过自有品牌矩阵构建差异化供给,新用户占比达七成,库存损耗显著降低。
这些成功案例背后,是胖东来"员工-顾客-企业"价值共生体系的胜利。该模式精准破解了传统商超的三大痛点:员工积极性不足、顾客体验缺失、供应链效率低下。在行业步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胖东来深耕区域的战略与"小而精"的业态趋势高度契合。2025年商超行业呈现明显分化,既有大规模闭店潮,也有区域品牌逆势增长,关键在于能否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并非所有模仿者都能成功。中百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下降19.41%,亏损5.8亿元,暴露出"形似神不似"的困境。专家指出,零售业的竞争本质是资金、商品、组织的综合较量,单纯模仿服务话术或陈列方式难以持久。胖东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品质+信任"的双重壁垒,通过透明运营和社会责任建立的品牌忠诚度,远非短期投入所能复制。
当前商超行业正面临根本性转型压力。闭店与增长并存、同质化与差异化博弈、规模扩张与区域深耕分化的格局下,胖东来模式提供的启示在于:商业本质是价值创造而非规模竞赛。那些真正理解"善待员工、尊重顾客、深耕商品"内核的企业,正在重构行业生态。这场变革中,价格战让位于价值共鸣,规模扩张让位于信任沉淀,或许预示着中国零售业新时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