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首届红果创作者大会:构建短剧生态,锚定精品内容与漫剧新风口

   时间:2025-11-29 02:50:0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首届红果创作者大会在山西太原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行业盛会不仅展示了红果短剧在生态构建方面的战略布局,更透露出平台在内容创作与产业协同上的多重创新。从业务架构到技术赋能,从演员合作到IP开发,红果正以全链条思维重塑短剧产业生态。

大会开场环节,红果短剧七大业务板块负责人集体亮相,系统呈现了平台对短剧生产全流程的覆盖能力。制片人运营、承制合作、导演创作、演员撮合、编剧支持、账号运营及分发体系等环节的负责人,分别从资金资源、生产资料供给、创作落地、宣发推广等维度,勾勒出红果构建产业生态的完整框架。这种全链条介入模式,标志着平台从单一内容分发向产业基础设施提供者的角色转变。

新上线的红果创作者服务平台成为大会核心议题。该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打破行业信息壁垒,解决编剧、制作方、演员等主体间的沟通低效问题。据披露,2025年平台孵化的微短剧数量较年初增长近四倍,显著提升了行业资源匹配效率。演员运营负责人特别介绍了平台在剧本筛选环节的背调机制,通过专业评估为演员提供质量保障,宁波墨初影业转型演员机构的案例印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

演员合作计划的分账机制创新引发行业热议。与传统片酬模式不同,该机制将演员收益与作品长期表现挂钩,形成"创作投入与回报成正比"的激励机制。首批入驻机构CDhome联合创始人透露,部分演员已实现月度持续分账,预估头部演员年分账可超百万。不过也有中腰部演员表达担忧,认为流量数据仍是决定分账规模的关键因素。

在内容战略层面,红果明确提出"精准受众定位+精品化开发"的双轨路径。竖屏美学代表作《盛夏芬德拉》、小众题材爆款《冒姓琅琊》等案例,展现了平台在审美多元化上的探索。系列化开发模式成为延长作品生命周期的新突破,《十八岁太奶奶驾到》等IP通过多季开发持续吸引观众。番茄小说短故事业务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短体裁IP改编成功率超40%,其快节奏特性与短剧制作需求高度契合。

技术赋能方面,AIGC驱动的漫剧形态呈现爆发式增长。红果平台10月用户漫剧点赞量突破1亿,较年初增长19倍。番茄小说总编辑披露,7至11月进入漫剧改编的作品超1600部,是上半年的十倍。这种图文转视频的技术应用,不仅降低了制作门槛,更开辟了短剧与漫画融合的新赛道。从IP源头到制作技术,红果正在构建覆盖文字、影视、动画的多形态内容矩阵。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