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内长租公寓头部企业魔方生活服务集团旗下多家门店陷入运营风波,多地租户遭遇合同未到期被清退或经营主体变更的困扰,引发市场对长租公寓行业稳定性的关注。
据租户反映,魔方公寓上海西藏南路店、上海火车站店、杭州华丰路店、杭州钱江世纪城店以及微客公寓深圳银田站店等门店,在租赁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因运营方退出或停止经营被强制清退。其中,部分门店由第三方接手运营。广州地区也有租户表示遭遇类似情况。例如,上海西藏南路店租户李玲接到通知称,因业主方不再续租,公寓将在租期届满后停止运营,建议租户办理无责退租或由前台推荐周边房源。然而,李玲发现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条款,且公寓解散楼层群后,租户间无法核实退款进度,引发担忧。
另一租户林麟则面临经营主体更换的复杂局面。他租住的上海火车站店原由上海盛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运营,10月31日被告知需与新运营方上海定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换签”合同。尽管林麟签署了《主体变更三方协议》,但后续因双方公司分歧导致协议作废。新方案要求租户先与原公司解约并退款,再与新公司重新签约。林麟认为这一安排风险过高,担心原公司退款拖延或新公司不承认优惠条款,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杭州华丰路店的纠纷更为激烈。租客黄华的租约原本持续至明年上半年,但11月13日公寓贴出《租户告知书》,称运营方魔方亿居(杭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自2025年4月起拖欠业主租金超百万元,业主委托杭州博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接管。接管方要求租户在11月27日前选择解约退款或与新方签约。黄华选择退租,但仅收到押金和剩余房租,未获额外补偿。目前,该门店已从魔方官方找房平台下架。
针对上述事件,魔方生活服务集团回应称,仅涉及极少数早期项目,原因是物业业主决定不再续约,公司需按合同推进门店关闭或运营主体调整。对于“暴雷”“跑路”等市场猜测,魔方予以否认,强调闭店属于物业租约到期及项目优化的正常范畴,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稳定,仍在积极拓展新项目,近期将有上海徐家汇店、新江湾店、无锡东锡东运河湾店等多家新门店开业。
魔方生活服务集团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起步较早的长租公寓运营商,旗下拥有魔方公寓等品牌。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截至2025年10月,其在TOP30集中式长租公寓企业中开业规模达8.43万间,排名第四。然而,公司财务表现波动较大:2020年至2022年收入分别为9.49亿元、14.71亿元、17.14亿元,但净利润在2020年和2022年分别亏损2.30亿元和2.47亿元,仅2021年盈利3.02亿元。公司曾于2022年至2023年两度递交港股招股书,但均未成功,上市计划搁置至今。
当前,住房租赁行业正面临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双重变化。一方面,租金下行压力增大,根据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数据,2025年10月机构化运营项目平均月租金为2585.41元,较今年第一季度末下降8.9%;另一方面,国资主导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新增供给主力,2025年10月新增项目中98.9%为保租房。魔方生活服务集团表示,公司正在对整体房源结构进行战略性优化,关闭或调整少量门店属于正常运营动作,不涉及整体经营状况。对于受影响租户,公司将按合同退还剩余租金及押金,并提供其他门店备选方案及优惠,同时协助安排搬家服务。
尽管魔方强调资金链稳定,但租户的担忧仍未完全消除。上海西藏南路店和火车站店租赁合同上的联系电话或无法接通或为空号,魔方解释称火车站店已闭店,西藏南路店可拨打全国统一服务热线。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长租公寓行业在经历早期野蛮生长后,正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企业需平衡规模扩张与风险管控,以应对市场波动和租户权益保障的双重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