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首款自研AI眼镜开售:最低1899元,欲撬动人机交互新格局

   时间:2025-11-29 02:50:4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集团近日正式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AI眼镜产品,标志着其在智能硬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此次发布的夸克AI眼镜包含S1和G1两个系列共六款单品,均搭载集团最新研发的千问AI助手。其中S1系列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技术,最低售价3799元;G1系列则主打轻量化设计,取消显示功能但保留核心硬件配置,售价1899元起。

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智能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在发布会上透露,双十一期间预订S1系列的用户已开始陆续收货,G1系列预计年内完成发售。他特别强调,AI眼镜在集团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同于传统硬件的轻量级投入,阿里正推进未来三年向AI基础设施投入3800亿元的计划,并考虑进一步追加资金。该负责人指出,在AI技术仍处于投入阶段的背景下,AI眼镜可通过硬件销售实现商业闭环,但前提是建立足够规模的用户基础。

集团副总裁吴嘉在首次公开亮相时表示,眼镜作为全天候佩戴设备,能够捕捉超过80%的人体感官输入,其战略价值堪比智能手机。智能终端产品负责人晋显补充说明,S1系列定位高端市场,将持续探索显示技术应用边界;G1系列则针对海外Ray-Ban meta验证过的市场需求,重点优化续航能力和佩戴舒适度,满足第一视角拍摄、音乐播放等场景需求。

当前AI眼镜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小米、百度等国内科技企业已率先推出相关产品,Rokid、雷鸟创新等创业公司也加入角逐。市场现有产品根据功能配置形成明显价格分层:无显示设备价格多在2000元区间,具备屏显功能的产品售价普遍超过5000元,雷鸟X3 Pro全彩显示款更突破8000元大关。宋刚分析认为,这场竞争本质上是涵盖硬件性能、用户体验、外观设计、算法模型等维度的综合较量。

技术层面,夸克AI眼镜采用闭源千问模型,在性能上优于公开开源模型。宋刚指出,模型调优能力是构建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缺乏自主模型的企业难以实现场景化优化。该设备通过端云协同架构实现快速响应,虽然当前仍需依赖手机算力,但晋显透露未来可能发展独立连接云端的能力,逐步渗透手机使用场景。

生态建设方面,阿里着重强化硬件与内部服务的深度整合。千问AI助手已接入支付宝、高德地图、淘宝等核心应用,未来还将支持MCP协议拓展开发者生态。在外部资源合作上,优先选择航班查询、健康管理等高频场景服务。宋刚透露,团队正在研发戒指等周边设备,同时探索AI技术对传统硬件的改造可能性,但现阶段工作重心仍集中在眼镜产品优化上。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