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誉为“东方氢港”的嘉兴港乍浦港区,繁忙的港口作业中,氢能集卡成为了新的风景线。这些集卡以白、蓝、绿三色涂装穿梭于堆场与码头之间,目前已有百辆氢能集卡在此投入运营,它们不仅代表着技术的进步,更是绿色物流的生动实践。
氢能集卡的性能表现令人瞩目。每次加氢仅需短短十几分钟,便能支持约450公里的续航里程,平均每百公里氢耗仅为8公斤。这一高效能源利用方式,每年可为港区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并减少碳排放近1万吨,为环境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据氢能集卡所属企业羚牛氢能品牌总监徐智敏介绍,氢能车在商用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港口作业这种需要频繁启停的场景中。传统油车在启动和停止时油耗较高,而氢能车则不会因反复启动而增加氢耗,非常适合港口作业的需求。
徐智敏还提到,氢能车在冷链配送领域同样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冷链车需要持续制冷,使用电车会大大影响续航,而氢能车凭借其长续航里程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冷链配送的需求。
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关键在于找到更匹配的使用场景,并构建完善的氢能生态链。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指出,中国的氢能产业正逐步从试点探索走向有序发展。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已成为我国氢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价格方面,氢能的市场准入与规模化发展受到定价水平的直接影响。国外加氢价格高昂,而国内氢气价格在不同城市有所差异,但普遍加上补贴后,价格较为亲民。然而,加氢站的布局和氢气供给的充足性,仍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浙江联和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嘉兴港加氢站的建设工作,公司副总张继华表示,目前全国加氢站数量尚少,累计仅500多座。加氢站的充足布局和氢气的便宜供给,是氢能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氢气的安全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氢能作为21世纪的重要清洁能源载体,在全球能源变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氢能产业已成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嘉兴作为浙江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其港区已形成了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
不仅限于陆地交通,嘉兴港区还启动了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的研发工作。这艘搭载2套240千瓦氢燃料电池组的船舶,续航约380公里,计划于今年8月底正式下水运营。未来,它将用于乍浦港到下沙港的内河运输航线,打造绿色氢能内河集装箱运输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