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回科技三度冲击港股市场,手机回收业务挑战重重
近日,闪回科技有限公司(闪回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已是其第三次尝试登陆港股市场。清科资本此次担任独家保荐人,助力闪回科技冲刺资本市场。
闪回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消费电子产品回收服务,业务范围涵盖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手机配件及其他数字产品。通过“闪回收”和“闪回有品”两大品牌,闪回科技在中国手机回收服务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位列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其市场份额也仅有1.3%,显示出手机回收服务行业的高度分散和竞争激烈。
据招股书披露,闪回科技近年来业绩持续亏损,亏损总额已超过3亿元人民币。在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增长的同时,期内亏损也呈现出波动。销售成本的大幅增长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的采购成本占据了绝大部分。随着新型号手机的不断更新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采购成本持续攀升,给公司的盈利带来了巨大压力。
闪回科技在运营中还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为了促进以旧换新交易和回收服务,公司需要提前支付促销折扣和保证金给上游采购合作伙伴。若无法及时将这些二手消费电子产品转售,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流动资金。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多次出现负数,显示出其资金链的脆弱性。
在供应链方面,闪回科技对上游采购合作伙伴高度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议价能力,进一步影响了毛利率。公司与包括主流消费电子品牌在内的7.50万余家零售店合作,遍布中国31个省份。然而,这种高度依赖也带来了风险,一旦上游合作伙伴出现变动或合作条件恶化,将对公司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小米集团不仅是闪回科技的重要上游采购合作伙伴,还是其股东之一。自闪回科技成立以来,小米集团和顺为集团就积极参与了公司的融资。同行转转也在2021年投资入股了闪回科技。在IPO前,创始人刘剑逸合计持股42.43%,小米、顺为和转转分别通过不同实体持股6.83%、3.99%和4.42%。
然而,闪回科技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此前,A轮及C轮投资者要求公司在2023年底前完成上市,否则将触发巨额赎回条款。尽管闪回科技在2024年两度递表均未通过,但此次三度冲刺港股市场,公司似乎更有信心。报告期内,公司亏损同比收窄38.6%,这或许能成为其成功上市的关键筹码。
不过,闪回科技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高额的赎回负债、紧张的资金链以及高度依赖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等问题都需要公司认真应对。此次IPO,闪回科技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加强与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加大营销及推广力度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在手机回收服务行业马太效应显著的背景下,闪回科技能否成功上市并扭转亏损局面,尚需时间验证。但无论如何,其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未来发展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