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竞赛白热化:百度能否借AI技术+场景重构逆袭快手?

   时间:2025-08-23 00:37:04 来源:蓝洞商业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最新的财报比拼中,快手与百度在广告收入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快手以198亿的广告收入对比百度的162亿,连续三个季度占据上风。这一趋势始于去年第四季度,当时快手的广告收入首次超越百度,差距在随后的季度中持续扩大。

尽管广告业务是双方的核心战场,但两者在第二曲线的探索上也不谋而合。快手的直播业务和百度的AI新业务均在二季度达到了百亿规模,显示出两家公司在不同领域的深耕决心。

在AI战略的坚定推动下,快手和百度都在AI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快手的视频生成模型可灵,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不仅为快手带来了超过2.5亿的收入,还在短剧、广告和游戏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落地应用。而百度则在数字人技术上深耕多年,二季度收入约5亿,成功进军教育和直播电商等领域。

然而,尽管百度的AI布局更为广泛,从昆仑芯到即将发布的新一代文心大模型,再到萝卜快跑和百度智能云服务,但其市场表现并未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过去一年中,百度市值不断下滑,甚至被快手和腾讯音乐超越,如今已跌出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前十。

双方在数字人和视频大模型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今年618期间,数字人罗永浩亮相百度电商直播,成功吸引了市场关注。而在8月,交个朋友直播间全面入驻快手,罗永浩的数字人分身也将在快手开启直播,背后依托的是快手自研的视频技术。在视频生成模型上,百度在快手可灵领跑一年后,推出了蒸汽机(MuseSteamer)视频生成模型,并在8月21日发布了2.0版本,支持多角色语音一体化生成,价格低至行业同类产品的70%。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搜索引擎和短视频行业。百度通过AI技术重构搜索引擎,目前超过50%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已包含AI生成内容。而快手则利用可灵模型提升内容创作效率,进而推进商业化进程。两者本质上都在致力于提升人与信息的匹配效率。

百度在数字人领域的执念尤为明显。早在ChatGPT尚未兴起时,百度便推出了虚拟数字人度晓晓,试图以更接近人与人沟通的方式创新搜索体验。然而,尽管度晓晓一度积累了大量粉丝,但百度在C端互动娱乐方向的尝试并未取得显著成效。相反,B端电商直播和品牌营销领域展现出更大的商业化潜力。百度在今年618期间营销的罗永浩数字人,以及百度智能云推广的AI数字员工,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与百度相比,快手在数字人领域的布局较晚,但增长迅速。去年4月上线的数字人“女娲”在直播电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中小商家日均GMV增长210%,月度营销成本下降72%。尽管在降本效果上百度稍胜一筹,但在增效成果上,快手数字人的表现更为突出。

在视频生成模型领域,百度蒸汽机与快手可灵的竞争同样激烈。尽管百度蒸汽机在发布时间和奖金设置上均落后于快手可灵,但其在商业化模式上采取了与快手相似的C端收费策略。然而,面对快手可灵和字节跳动即梦的竞争压力,百度蒸汽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需努力拓展市场份额。

对于百度而言,蒸汽机视频生成模型的推出意味着其在广告业绩压力下不得不改变对视频生成模型的偏见。尽管李彦宏曾对类似视频模型表示不追,但在行业潜力的吸引下,百度还是选择了入局。然而,面对快手可灵和字节跳动即梦的领先优势,百度蒸汽机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非易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