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各行各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年轻劳动力,尤其是22至25岁的群体,据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显示,正面临来自AI技术的最大冲击。与此同时,新兴职业不断涌现,预示着劳动力市场的深刻转型。
面对这一趋势,科技界的几位亿万富翁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OpenAI的CEO山姆·奥尔特曼,以及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均鼓励年轻人将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认为未来最优质的工作机会可能存在于地球之外。他们坚信,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星际旅行和探索将成为可能,为人类开辟全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奥尔特曼尤为乐观,他预测到2035年,毕业生们可能会直接进入星际旅行领域,探索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他描绘了一幅未来图景,在那里,最激动人心、回报最高的工作将远离地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奥尔特曼甚至认为,AI技术不仅能推动星际探索,还能解决地球上的资源限制和社会问题。
马斯克则以其一贯的激进态度,表达了人类登陆火星的雄心壮志。尽管SpaceX的“星际飞船”发射计划遭遇挫折,但马斯克坚信,无人登陆器将在不久的将来抵达火星,而载人任务则可能在2028年实现。他个人对火星移民抱有极大的热情,甚至表示希望能在火星上结束自己的生命,只要不是在登陆过程中遭遇不幸。
贝索斯,这位从邮购书籍起家的电商巨头,同样对太空探索充满热情。他创立的“蓝色起源”公司致力于星际旅行的研究,并预测未来太空经济的规模将远远超过亚马逊现有的电商和云计算业务。贝索斯相信,太空旅行将成为主流生活方式,数百万人口将在外太空生活,共同重建地球的生态系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太空探索持乐观态度。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地球问题的关注。他认为,与太空探索相比,地球上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疾病防控、教育资源分配等。盖茨指出,虽然星际旅行的成本对他来说微不足道,但他更愿意将资金用于慈善事业,拯救更多的生命。在他看来,冷静权衡之后,投资于地球比投资于太空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