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卖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一个被忽视的角落却悄然绽放出生机——线上超市。齐贤,一个曾失业负债的普通人,如今却凭借线上超市实现了财务自由,他的故事成为了无数创业者眼中的励志传奇。
几年前,当零售巨头面临困境,电商市场趋于饱和时,齐贤在老乡的邀请下,半信半疑地踏入了线上超市的创业大军。他们开设的第一家店,总投资仅60万,却在开业首月便夺得了本地营业额第一的桂冠,三个月便收回了成本。齐贤用“找不到对手”来形容当时的盛况,商品不打折,以进货价的两至四倍出售,每天仍能卖出600单。
齐贤认为,他们的成功在于“大力出奇迹”——普通便利店只有1000多种商品,而他们的仓库却容纳了6000种,从酒水饮料到日用百货,再到服饰美妆,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他们选品的差异化策略:种花肥料、露营炉子、钓鱼蚯蚓等“线下难买到、线上等3天”的产品,占据了店里90%以上的SKU。这种“比电商快、比线下全”的优势,让他们像是一个开在消费者身边的小型淘宝、拼多多。
同样,00后的Leo也在闪购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一个凌晨,急需牙膏的他,在周边超市和小卖部都已关门的情况下,是外卖救了他的急。这次经历让他敏锐地意识到,线上便利店是一个低门槛、高潜力的蓝海市场。他揣着5万创业金,毅然决然地投入了线上超市的创业大潮。
然而,看似火爆的生意背后,实则隐藏着极高的隐形门槛。选址、电梯等待时间、SKU数量、商品定价、图片展示等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Leo在开店初期就遭遇了销量惨淡的困境,直到一位线上超市运营的朋友伸出援手,才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整改,Leo的店铺很快起死回生,月利润稳定在两三万。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像Leo一样幸运。陈澈就是一个踩了坑的创业者。他交了3万加盟费给代运营公司,本以为可以省心省力,却发现热力图不靠谱、一键上架的商品错乱不堪。找品牌方处理,却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答复。这样的“草台班子”在业内并不少见,许多缺乏运营能力的线上超市刚开不久就倒闭了。
尽管如此,线上超市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随着外卖大战的打响,平台为了争抢闪购商家,承担了大部分补贴。这意味着商家只要控制好成本,就可以“薅平台羊毛补贴用户”。而且,外卖大战不仅带来了眼前的暴利,更有着即时零售“第二次风口”的意义。疫情后,人们线上消费的习惯已经培养起来,而外卖大战用真金白银把“闪购”的名头砸响了,未来有望向更广泛的地区和年龄段破圈。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日益激烈。陈澈的店铺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同行的巨大压力。他的店铺营业额近乎腰斩,继续跌下去就要滑入亏损的漩涡。相比之下,Leo却显得更为乐观。他认为,人们对“即时送达”的需求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好的点位只有那么多,能占到坑就是胜利了。他正在探索“无人线上超市”的新模式,以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