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月薪1.2万难觅中餐厨师 中国炒菜机器人加速“出海”东南亚

   时间:2025-11-23 21:10: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餐饮行业智能化浪潮中,炒菜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后厨生态。奥维云网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炒菜机器人销量突破14万台,同比增长54.4%,线上销售额达2.9亿元。这种能精准复刻"锅气"的智能设备,不仅在国内餐饮市场掀起变革,更将触角伸向东南亚华人聚集区,试图破解中餐出海的人力困局。

技术突破是炒菜机器人崛起的关键。不停科技业务经理郭先生介绍,其设备能在15秒内将温度飙升至300℃,通过美拉德反应快速形成焦化层,这种效率远超传统灶具。智谷天厨则通过0.2克级的投料精度,将中餐连锁店口味差异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吉隆坡的辣椒炒肉和上海门店的味道完全一致。"陈先生强调,这种标准化生产能力正吸引越来越多连锁品牌。目前老乡鸡388家门店、小菜园近200家门店已部署自动化设备,富士康等企业食堂也引入该技术提升供餐效率。

从成本视角观察,中型炒菜机器人售价约6万元,按8-10年使用寿命计算,月均成本仅600元。这种经济性在人力成本攀升的东南亚更具吸引力。亚太环球数据显示,2025年东南亚华侨华人超3000万,形成庞大中餐消费市场。马来西亚华人餐饮协会统计,当地华人经营的中餐厅数量三年间从1000家激增至1.5万家,海底捞、蜜雪冰城等品牌在印尼、越南均开设超千家门店。

人力危机却成为中餐扩张的掣肘。新加坡餐饮企业透露,合格中餐厨师月薪至少1.4万元人民币仍供不应求,马来西亚中餐厨师薪资三年上涨40%突破1.2万元。泰国2025年最低日薪上调至355泰铢,越南餐饮人力成本增速达市场平均两倍。黑菠萝科技蒋先生指出,当前炒菜机器人可实现1人操作3-4台设备,后厨人力成本压缩至传统模式的三分之一。

技术局限同样明显。某高端中餐厅主厨认为,需要即兴发挥的复杂菜式仍需人工烹饪,目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快餐、小炒等标准化场景。不过行业观察者指出,东南亚市场正成为产品海外适应性的重要试验场,赛米控已占据当地18%市场份额,橡鹿机器人更将其列为优先服务区。随着《世界炒菜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中国品牌有望占据半壁江山,这场由华人饮食文化引发的厨房革命,正在重新定义餐饮业的未来图景。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