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迎来新一轮技术竞赛,AI驱动的消费电子产业变革初现端倪。华为近日发布的三折叠屏手机引发行业震动,这款实现芯片与操作系统完全自主可控的产品,标志着中国企业在高端智能设备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此同时,苹果等国际品牌即将推出新品,头部厂商的技术博弈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折叠屏细分市场,华为展现出绝对统治力。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报告,2025年上半年华为以374万台出货量占据全球75%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该机构预测,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1983万台,中国市场占比有望稳定在40%以上。华为第二季度以18.1%的国内市场份额重返榜首,1250万台的出货量印证其市场复苏势头。
消费电子产业链随之迎来发展机遇。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深圳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工业富联以3607.60亿元营收和121.13亿元净利润领跑行业,市值突破万亿元大关,稳居国内电子行业首位。立讯精密同期营收与净利润均增长超20%,其A+H股上市计划将加速全球化布局。飞荣达作为华为、苹果等巨头的核心供应商,上半年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通过拓展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提升市场占有率。
统计数据显示,深圳32家消费电子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收5797.2亿元,同比增长25.6%;净利润243亿元,增长17.4%。随着三季度行业传统旺季来临,AI手机、AI眼镜等新品密集发布,产业链企业进入量产高峰期,业绩增长与估值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资本市场对科技板块的追捧折射出产业转型趋势。8月底,A股电子行业总市值首次超越银行业登顶榜首,十年间从行业第九跃居首位。立讯精密技术负责人指出,当前竞争已从硬件参数转向AI生态体验,企业正加大新材料、新工艺的复合开发力度。工业富联凭借AI服务器出货优势巩固领先地位,长盈精密的AI笔记本零部件项目进入量产准备阶段,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达53.04亿元。
招商证券研究显示,AI与终端设备的融合正在创造巨大创新空间。手机厂商围绕AI功能进行产品迭代,芯片企业优化算力支持,软件开发商构建应用生态,这种全产业链投入将推动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进入AI创新周期。深圳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市场敏锐度,正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