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江苏首富陈建华逆势布局:从炼化到造船,能否再创千亿身价传奇?

   时间:2025-09-10 22:00:30 来源:市值Observation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民营制造业领域,陈建华、范红卫这对长期占据江苏首富之位的商业伉俪,正以一场跨越行业周期的资本运作,书写着新的财富传奇。他们掌舵的恒力集团,通过精准把握行业低谷期,在造船业与资本市场双线布局,构建起千亿级产业版图的战略蓝图。

2022年全球造船业寒冬之际,陈建华以21.1亿元竞得STX(大连)资产,这一世界第四大造船企业曾拥有的中国北方最大单体船厂,当时评估价高达43.48亿元。这场"半价抄底"的豪赌,在两年后结出硕果:恒力重工不仅实现首制船提前交付、首台发动机成功下线,更在2024年6月打破行业惯例,首制30.6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VLCC)的亮相,标志着新船厂仅用两年便跻身超大型船舶建造领域。

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同样体现在壳资源运作上。2018年A股低位时,恒力集团以8.2亿元溢价收购松发股份29.91%股权。面对连续四年亏损的*ST松发,陈建华选择在2024年启动资产置换,将恒力重工80亿元权益注入上市公司。这场重组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ST松发连续14个交易日涨停,市值一度突破500亿元,较重组前暴涨近10倍。

这场资本与产业的完美共振,背后是陈建华对行业周期的深刻洞察。在炼化行业遭遇产能过剩困境时,造船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4-2034年全球船舶投资需求达2.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造船业以55.7%的完工量、74.1%的新接订单量占据绝对优势。恒力重工目前手持170艘订单,排产至2029年,近期又斩获欧洲船东2+2艘VLCC订单,合同金额约21亿元。

对比炼化行业的困境,这种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愈发凸显。2015年后大炼化项目审批权下放,引发行业产能激增。以浙石化舟山项目为例,1730亿元的巨额投资推动国内乙烯产能五年激增90%,PTA产能占全球70%以上。这种扩张在2018-2021年带来丰厚回报,恒力石化营收从600亿飙升至1980亿,但随后遭遇需求疲软与成本高企的双重挤压,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1年下降54%,有息负债滚雪球般增至40亿元利息规模。

造船业务的爆发为恒力系注入新动能。根据规划,恒力重工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年加工钢材230万吨、生产船用发动机180台的规模,年产值突破700亿元。若以中国船舶800亿营收对应1800亿市值的比例测算,*ST松发远期市值有望达1500亿元。目前陈建华夫妇通过恒力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近90%股权,这场产业升级或将重塑中国富豪榜格局。

从炼化到造船的跨越,本质上是企业应对行业周期的主动求变。当多数企业还在产能过剩的泥潭中挣扎时,恒力集团通过逆周期布局,在造船业黄金窗口期完成产业升级。这种"在行业低点买入资产,在行业高点释放价值"的运作模式,不仅展现了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更创造了资本运作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经典范本。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