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公开质疑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的菜品性质,引发公众对预制菜在餐饮行业使用情况的关注。他通过微博转发了一张由权威媒体发布的行业报告截图,并直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将这一话题推向舆论风口。
这份由人民网发布的预制菜产业分析报告显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预制菜使用比例普遍超过80%。报告特别指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此前已对相关企业的中央厨房生产模式进行过专项调研,其结论可作为判断菜品性质的重要依据。罗永浩在转发时特别强调:"消费者有权知道盘中餐的真实生产流程。"
事件发酵后,餐饮行业专家指出,预制菜的使用在连锁餐饮领域早已成为行业惯例。通过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配送,既能保证各门店菜品口味的标准化,又能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但消费者对此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部分人认为"现炒现做"才是传统餐饮的本质,对预制菜存在抵触情绪。
目前,西贝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正式回应。但有业内人士透露,该品牌早在数年前就已建立完善的中央厨房体系,其招牌菜品的部分工序确实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在提升出餐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餐饮工业化是否会削弱菜品品质"的持续讨论。
随着预制菜概念在资本市场的火热,消费者对餐饮企业透明度的要求日益提高。此次事件再次凸显,如何在保障食品安全与满足消费者知情权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餐饮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