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普通投资者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坚持五年的基金定投记录时,这场跨越牛熊周期的投资实践引发了市场关注。数据显示,其通过每月定期投入小额资金,在2020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累计获得21.5%的收益率,这一成绩不仅超越了同期上证指数18.72%的涨幅,更在混合型基金中跻身前40%的行列。
这种看似"笨拙"的投资方式,正在打破传统认知中的投资神话。相较于需要精准择时和复杂估值模型的主动操作,定投策略以每月固定金额投入的机械性操作,让普通投资者在市场低位积累筹码,在高位兑现收益。以该投资者为例,其五年间累计投入20994元,通过持续买入最终实现3729元盈利,期间经历了沪深300指数2.28%的下跌和恒生科技指数16%的深度调整。
市场数据为这种投资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Wind统计显示,在成立五年以上的3427只混合型基金中,仅有1377只能达到21.5%的收益率水平。天天基金网的定投排行榜更揭示,近五年有收益数据的2805只混合型基金中,该收益率可排在第730位。这种成绩的取得,源于定投策略对A股市场特性的精准把握——在长达数年的熊市周期中持续积累低价筹码,待市场回暖时自然形成盈利曲线。
对于月收入有限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定投的魅力在于其"零门槛"特性。每月发薪后投入数百元,既不会造成资金压力,又能通过长期复利实现财富积累。这种强制储蓄式的投资方式,有效解决了普通投资者面临的三大痛点:无需判断市场顶底、避免情绪化操作、克服本金不足的困境。特别是在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特征下,定投者能在长达数年的低位区间持续收集筹码,待牛市来临时实现收益跃升。
基金从业者指出,定投策略的成功本质上是投资纪律的胜利。当市场暴跌时,系统自动扣款强制投资者"越跌越买";当市场狂热时,定期投入的机制又防止了全仓追高的风险。这种反人性的操作模式,恰恰帮助投资者规避了"追涨杀跌"的通病。数据显示,采用定投方式的投资者,其持仓心态明显优于一次性投资者,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提升60%以上。
在A股市场特有的结构性行情中,定投的优势更为凸显。不同于全面牛市,A股更多呈现行业轮动特征,单次押注某个板块极易踏空。而通过宽基指数或平衡型基金的定投,投资者能自然分散行业风险,享受市场整体向上的红利。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形成共振,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财富增值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定投并非"躺赢"策略,其成功需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持续投入的纪律性和足够长的投资周期。以五年为观察期,市场经历了完整的牛熊转换,这为定投策略提供了充分的"微笑曲线"形成时间。对于无法承受短期波动的投资者而言,这种"钝感力"恰恰是穿越市场迷雾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