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八届浦江创新论坛期间,一场聚焦脑科学前沿领域的国际研讨会于上海拉开帷幕。2025介观脑图谱国际研讨会作为论坛核心活动之一,吸引了全球脑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与科研机构代表。会上,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正式宣告成立,首批核心成员单位完成签约,并同步发布《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标志着全球灵长类脑图谱研究进入系统性合作新阶段。
此次联盟成立与白皮书发布,被视为科学界推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计划旨在通过跨国界、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灵长类脑图谱体系。自2020年科技部在上海启动前期筹备工作并成立中国工作组以来,计划已汇聚来自15个国家的30余个顶尖科研团队,在光学成像、数据建模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构建起覆盖欧美亚的国际化合作网络。作为计划的核心策源地,上海通过部署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为脑图谱研究提供了从技术攻关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支持。
脑科学作为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前沿领域之一,介观脑图谱研究被视为破解大脑奥秘的关键路径。该领域通过高精度绘制神经细胞分布与网络连接,为理解认知功能、诊断脑疾病以及开发类脑智能技术提供基础支撑。与传统宏观或微观研究不同,介观尺度能够同时捕捉单个神经元的形态特征与群体网络的连接模式,这种“中间视角”的研究范式,正在重塑人类对大脑工作原理的认知框架。
根据白皮书规划,未来十年脑图谱计划将围绕三大方向展开攻关:其一,构建首个具备细胞类型特异性的灵长类全脑介观联接图谱,系统解析支撑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组织原则;其二,通过整合单细胞多组学数据,建立涵盖转录组、蛋白质组、表观遗传组的单细胞分辨率脑细胞图谱,刻画全生命周期中细胞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其三,绘制突触级三维结构图谱,识别与学习记忆、情绪调节等脑功能密切相关的突触形态特征,同时建立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突触超微结构数据库。这些突破将为脑疾病早期诊断、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开发提供精准靶点。
业内专家指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在脑结构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使其成为研究脑疾病机制与类脑智能的理想模型。国际联盟的成立将打破学科壁垒与地域限制,通过共享数据资源、标准化实验流程、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加速脑图谱研究从基础发现向临床应用的转化。随着上海等创新高地的持续投入,中国有望在全球脑科学竞争中占据引领地位,为人类健康与智能技术发展贡献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