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近期推出的iPhone 17系列智能手机与采用超轻薄设计的iPhone Air,自9月12日开启预订以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供应链消息,首批预订用户已于上周五陆续收到新机,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开箱视频,显示物流配送效率较往年有所提升。
尽管上市初期有第三方渠道传出iPhone 17系列部分机型价格跌破发行价的消息,但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该系列预订量较上一代iPhone 16同期增长约18%。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得益于标准款机型在存储容量和处理器性能上的显著升级——存储空间从128GB直接提升至256GB,A系列芯片采用新一代制程工艺,而起售价仍维持在799美元(国内市场5999元起),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
供应链最新动态显示,苹果已要求两家核心代工厂将iPhone 17标准款的日产能提升至少30%。这一调整源于该机型实际需求超出公司预期,特别是在亚洲和欧洲市场表现突出。目前标准款占新机总产量的25%,若产能提升计划落实,其占比将进一步扩大至30%以上。
从产量分配来看,苹果对新一代产品实行差异化策略:iPhone 17 Pro和Pro Max版本合计占据65%的产能,标准款占25%,而主打轻薄设计的iPhone Air仅分配10%。这种布局既保证了高端机型的利润空间,又通过标准款扩大市场覆盖面。供应链人士透露,苹果正在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各机型配比。
技术规格方面,iPhone 17标准款搭载的A系列芯片在图形处理能力上较前代提升25%,配合iOS系统优化,游戏和多任务处理体验明显改善。256GB起步的存储空间则解决了用户对照片、视频存储的痛点,特别是4K视频录制场景下的容量焦虑。市场分析认为,这种"加量不加价"的策略有效刺激了换机需求,尤其吸引了对价格敏感的中端用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