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银行“二永债”赎回潮涌:利率下行中优化资本,置换节奏或加快

   时间:2025-09-22 10:53:07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银行二级资本债券与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统称“二永债”)市场迎来集中赎回潮。据统计,今年以来银行“二永债”赎回规模已达729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齐鲁银行等多家机构相继宣布全额赎回2020年发行的相关债券,金额从数十亿至数百亿元不等,引发市场对银行资本运作策略的关注。

9月15日,建设银行公告完成6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的赎回操作,成为本轮赎回潮中单笔规模最大的案例。同日,齐鲁银行宣布全额赎回30亿元永续债,并明确表示此举符合债券募集说明书规定的“发行满五年后可行使赎回权”条款。此前,中信银行与宁波银行已分别于8月完成400亿元和1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赎回。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银行“二永债”赎回规模达1.11万亿元,同比激增超180%,显示这一趋势并非短期现象。

业内分析指出,银行密集赎回旧债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利率下行周期中的成本优化需求。当前市场利率处于低位,银行通过“赎回高息旧债、发行低息新债”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以二级资本债为例,其“5+5”期限结构导致存续满五年后资本补充效率每年衰减20%,若不提前置换,旧债对资本充足率的贡献将持续弱化。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表示,银行此举既是应对监管要求的主动选择,也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的必然路径。

监管因素成为推动赎回的另一关键力量。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TLAC监管框架,国有大行需将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维持在16%以上。为满足这一指标,银行需通过置换旧债优化资本结构。新发行的二级资本债计入资本的比例更高,能快速补充二级资本,改善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形成更稳健的风险抵御“缓冲垫”。

在赎回旧债的同时,银行正加速新债发行以填补资本缺口。今年以来,“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达约1.25万亿元,显示市场对资本补充工具的旺盛需求。高政扬认为,随着更多存量债券进入赎回窗口期,逆周期资本监管要求将促使银行加快置换节奏。新资本管理办法下,二级资本债因低成本、高适配性的特点,成为银行满足监管需求的核心工具。若利率维持下行趋势,发行新债的成本优势将持续存在,进一步激励银行推进“以新换旧”操作。

从资本运作效率看,银行选择在利率低点赎回旧债并发行新债,可实现多重目标:降低利息支出、提升净息差、优化资本结构、满足监管指标。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银行应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也为未来可能的资本需求预留了空间。随着存量债券逐步进入效率衰减期或到期窗口,银行预计将进一步加快置换步伐,确保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