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此前被叫停的“毒蛇”月球车项目正式重启。根据最新协议,该月球车计划于2027年搭乘蓝色起源公司的“蓝月亮”着陆器,在月球南极地区开展为期100天的科学探测任务。
“毒蛇”月球车的全称为“挥发性物质调查极地探索漫游者”(VIPER),是NASA“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推测,月球南极的永久阴影区域可能蕴藏着大量水冰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可用于支持未来宇航员的生存需求,还能通过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为月球基地提供燃料。该月球车的主要任务是探测水冰的分布范围和开采可行性。
该项目曾因合作方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的“格里芬”着陆器研制进度滞后而陷入困境。原计划于2023年执行的发射任务因多次推迟最终取消,NASA在2024年7月宣布终止项目。当时,月球车已完成组装但未完成测试,项目累计耗资约4.5亿美元。NASA表示,继续推进项目将导致成本进一步攀升,可能影响其他月球探测任务的预算。
此次重启得益于NASA与蓝色起源公司签署的价值1.9亿美元的新协议。根据“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计划(CLPS),蓝色起源公司负责将月球车与“蓝月亮”着陆器整合,并运送至月球南极。探测期间,月球车将通过钻孔取样和冰层测绘,获取更精确的水冰分布数据。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强调,这一合作体现了美国工业界对月球长期探索的支持,任务成果将为未来宇航员着陆点的选择和基地建设提供关键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蓝色起源公司仅承担月球车与着陆器的整合工作,发射环节将由其他机构负责。美国“太空新闻”网站指出,NASA的“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因SpaceX“星舰”超重型火箭的研制进度问题而延迟。若“星舰”飞船的准备工作出现延误,整个计划的时间表将进一步推后,甚至可能使中国在新一轮载人登月竞争中占据优势。
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已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关注焦点。2023年,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成为首个在该区域成功软着陆的航天器,但未发现水冰存在的直接证据。2025年3月,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的“雅典娜”着陆器在月球南极着陆时侧翻,导致太阳能板无法充电,任务提前终止,仅传回少量数据。中国计划于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其核心任务是通过飞跃探测,确认月球南极是否存在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