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嵌入式CPU半年报:营收毛利现分化 研发专利竞逐成行业焦点

   时间:2025-10-08 23:42:1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嵌入式CPU作为现代计算技术的核心组件,正以强劲势头渗透至机器人、物联网、工业控制等多元领域。其设计需在低功耗、高性能、小尺寸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这一特性使其成为AIoT、边缘计算等新兴场景的理想选择。在RISC-V架构与AIoT技术推动下,国产嵌入式CPU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多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抢占市场先机。

国芯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加速,其面向机器人等嵌入式场景的NPU IP核研发取得突破。公司已形成涵盖CNN20至CNN300的系列化产品,其中CNN300单核性能达8TOPS,通过四核堆叠技术可实现32TOPS算力。这一进展标志着国产NPU在能效比与算力密度上达到新高度,为机器人视觉处理、边缘AI推理等场景提供核心支撑。

阿里达摩院推出的玄铁E901处理器,以RISC-V指令集为基础,通过深度功耗优化实现单位能效提升48%、动态功耗降低48%。该处理器针对嵌入式系统对尺寸、成本与续航的严苛需求,在物联网终端、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低功耗特性尤其适用于电池供电场景,为工业传感器、智能家居等设备提供长效运行保障。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国际巨头与本土企业呈现双轨竞争态势。AMD年初发布的第五代EPYC 9005系列嵌入式处理器,采用Zen 5架构扩展x86生态,瞄准网络、存储与工业边缘系统市场。而国内企业则通过差异化策略应对挑战,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晶晨股份以33.30亿元营收领跑行业,瑞芯微以63.85%的增速展现强劲增长潜力,龙芯中科、北京君正等企业则在特定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盈利能力分化成为行业显著特征。2025年上半年,龙芯中科毛利率达42.44%,瑞芯微以42.29%紧随其后,晶晨股份、国芯科技等企业毛利率维持在33%-37%区间。值得注意的是,龙芯中科虽以超80%的研发费用率展现技术决心,但高投入导致净利润承压,反映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创新与盈利间的平衡难题。

研发资源投入呈现差异化路径。龙芯中科与国芯科技研发人员占比均达68.04%,显示对基础技术的重视;瑞芯微、全志科技等企业则通过10%-25%的研发费用率实现产品快速迭代。专利布局方面,瑞芯微以1204件总专利、532件发明专利领跑,北京君正、龙芯中科等企业紧随其后,形成从架构设计到应用优化的全链条专利壁垒。

产业驱动因素源于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的双重作用。芯片制程提升使单芯片集成多接口成为可能,满足下游产品对稳定性、成本与升级周期的严苛要求。嵌入式系统正从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延伸,其作为产业智能化基石的角色日益凸显。随着5G、AI技术的深度融合,嵌入式CPU将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产业链价值向高端迁移。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