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长途自驾亲测:插混与增程谁更香?真实体验揭晓选车答案

   时间:2025-10-09 13:28:03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两位好友近日驾驶不同技术路线的混合动力车型完成了一场往返千里的自驾之旅,通过实际驾驶体验对比了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动在长途场景下的性能差异。这场横跨多种路况的实测,为消费者提供了直观的技术路线选择参考。

在高速公路巡航阶段,搭载增程系统的问界M5展现出独特的平顺性优势。车主反馈其动力系统始终保持电机驱动模式,增程器仅作为发电机运转,这种设计使得加速过程毫无传统燃油车的换挡顿挫。相比之下,比亚迪汉DM在时速超过100公里后的二次加速中,发动机介入直驱时产生的动力衔接延迟较为明显,这种特性在超车场景中尤为突出。

能耗表现方面,两车在相同里程下的补能差异引发讨论。增程车型完成全程仅消耗48升燃油,且增程器运转时的振动抑制表现出色。而插混车型消耗59升燃油,在电池亏电状态下,发动机噪音较增程车型提升约30%,实测油耗达到5.9L/100km。这一数据打破了"增程高速费油"的传统认知,反映出新一代增程技术的效率提升。

山区道路实测中,两种技术路线呈现出差异化优势。插混车型在连续爬坡时,发动机与电机协同输出的特性使其后段加速能力突出,但麦弗逊前悬架在应对复杂路况时,车身姿态控制稍显不足。增程车型凭借双叉臂前悬架的结构优势,在颠簸路段展现出更好的滤震性能,不过在满载爬坡时,受限于单一电机驱动,中段加速能力较插混车型存在约15%的差距。

补能策略的差异在长途驾驶中尤为显著。增程车主全程未进行充电操作,依托55升油箱实现1100公里续航,冬季可通过增程器余热供暖,避免能耗损失。插混车主虽具备120公里纯电续航,但在服务区三次充电累计耗时1.2小时,实际节省的燃油成本不足30元。这种使用习惯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用户群体对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的权衡。

技术专家指出,两种混动架构的设计哲学存在本质差异。增程系统通过简化动力传递路径,优先保障电动驾驶体验,适合充电条件受限但追求驾驶质感的用户。插混系统则通过复杂的动力耦合装置,在高速工况下实现发动机直驱,更适合高频长途运输场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多档位DHT插混车型因结构复杂度提升,后期维护成本较单档系统高出约25%。

这场实测引发对混动技术选择的深层思考。对于无私人充电桩且年行驶里程超过2万公里的用户,增程车型在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上更具优势。而经常满载运输或追求极限动力表现的消费者,插混车型的发动机直驱模式和更大的电机功率仍是不可替代的选择。随着第三代混动专用发动机的普及,插混车型亏电状态下的动力衰减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