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民营车企首次深度参与国家极地科考事业。在保定长城汽车技术中心举行的签约仪式上,长城汽车副总裁刘艳钊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共同为合作揭牌,双方将围绕极地科考装备研发、技术验证及人才交流展开全方位合作。
签约当日,极地研究中心专家团队首次深入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核心实验室。在环境风洞试验室内,一辆未作特殊改装的坦克300柴油版正在接受零下30℃的极寒测试。面对模拟的暴风雪环境,该车型顺利完成一键启动、快速除霜、车内制热等关键功能验证,其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获得科考专家高度认可。试验数据显示,车辆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动力输出和电气系统正常运作。
长城汽车技术团队同步展示了覆盖2000余项测试的全场景验证体系。该体系涵盖主被动安全、热管理系统、NVH性能及耐久性测试等多个维度,形成支撑全球高标准研发的技术矩阵。其中,针对极地环境的特殊测试项目超过300项,包括低温润滑、雪地牵引力控制等专项技术攻关。
在授牌仪式环节,坦克300柴油版正式获颁"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证书。这款量产车型将直接承担南极长城站的物资运输与人员保障任务,成为首款未经改装即投入极地实战的民用越野车。其搭载的2.0T柴油发动机与全时四驱系统,在低温启动、燃油经济性及通过性方面表现突出,特别适配南极复杂地形。
此次合作开创了民营企业参与国家极地科考的新模式。长城汽车除提供装备支持外,还将选派工程师团队以科考队员身份参与实地考察,实现技术研发与极端环境应用的深度融合。据透露,双方已启动极地专用电池技术、低温润滑材料等联合研发项目,相关成果将同步应用于民用车型开发。
随着首批科考装备启运南极,长城汽车正式开启"技术出海"的新征程。该企业表示,将持续完善全球研发网络,通过极地科考等极端场景验证,推动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标准向全球高端市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