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雷军周末忙发声!力证小米SU7安全,回应质疑直指断章取义歪曲抹黑

   时间:2025-11-18 02:26: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周末本该是休息时间,小米创始人雷军却仍在社交平台为小米SU7的安全性发声,引发广泛关注。近期,围绕这款车的争议不断,负面舆论似乎对其市场表现产生了明显影响。

事件的起因可追溯至雷军此前关于车辆设计的公开言论。他曾提到“外观第一”“轮毂车漆研发难度大”,这些表述被部分媒体断章取义,曲解为“忽视安全性能”。面对这种误解,雷军选择直接回应,强调“好看”与“安全”并非对立关系,设计层面的讨论也不应被恶意解读。他直言,网上存在大量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的内容,此次回应是为了澄清真相。

市场数据印证了舆论对销量的冲击。根据公开统计,20-30万纯电轿车细分市场中,小米SU7的份额从4月的46%下滑至10月的30%。具体来看,4月销量达2.6万辆,而10月仅1.48万辆,跌破1.5万关口。这一变化与两起事故引发的舆论风波密切相关:3月安徽铜陵、10月成都的撞燃事件被反复提及,尽管事故原因尚未有定论,但负面声音已对消费者信心造成影响。

竞争环境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今年以来,该细分市场新车型与改款车密集上市,消费者选择增多,购车决策更趋理性。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波动则呈现不同规律——其季度前两月侧重积累订单与出口,季末集中交付推高份额,数据需按年或季度观察才更具参考价值。相比之下,小米SU7的销量下滑更直接反映出舆论与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

雷军的回应虽态度鲜明,却陷入“解释成本高”的困境。部分网友认为,企业高管亲自下场辩解易引发更多争议,但也有声音支持其直面质疑的态度。无论如何,车辆安全始终是行业底线,这一点已成为各方共识。此次事件也反映出,新能源车企在技术竞争之外,还需应对舆论场中的复杂挑战。

对于这场争议,公众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设计追求与安全标准并不冲突,媒体应避免过度解读;也有人期待企业用更透明的方式回应关切。您如何看待这场风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