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第八届中小学机器人嘉年华活动近日圆满落幕,来自全区30所学校的300余名中小学生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智慧与协作的精彩较量。经过多轮激烈比拼,南京市科睿小学与南京市天正小学代表队从11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共同摘得桂冠。
本次竞赛以“智芯逐鹿”为主题,设置了积分赛、淘汰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参赛队伍需自主设计、制作机器人并完成编程,让机器人在特定场地内通过自主行走和遥控操作,完成圆片收集与摆放、能源补给等任务。比赛规则强调随机性与趣味性,每支队伍需与抽签决定的合作队伍组成三人小组,通过三场积分赛累计总分。排名前16的队伍可在10分钟内选择实力强劲的队友组成联队,共同冲击决赛。这种赛制不仅考验学生的机器人技术,更注重团队协作与临场应变能力。
活动现场,选手们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严以华观察到,许多队伍抵达后第一件事并非调试设备,而是迅速与抽签伙伴商讨策略。他指出,比赛综合考察了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交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许多队伍通过默契配合实现了“1+1>2”的效果。例如,冠军队成员、科睿小学四年级学生王艺博在决赛中主动观察天正小学代表队的技术特点,发现对方发圆片速度极快,便提议由己方负责防守、对方专注进攻,最终凭借精准分工赢得胜利。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鼓楼区始终将科技教育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朱苓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响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通过实践类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她透露,近年来鼓楼区通过常态化举办科技竞赛、建设创新实验室等举措,已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生态,许多学生从活动中萌发对科技创新的热爱。
承办单位南京市力人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成果显著。该校校长刘海燕介绍,学校构建了“基础+拓展+特长”的三阶课程体系:基础课程通过理化生实验强化科学素养,拓展课程开设生物、数学实验、信息编程等八大类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特长课程则聚焦AI、创客工程等领域培养尖子生。数据显示,今年该校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占比达42%,生物实验校本课程更获评“南京市校本精品课程”。近年来,力人学子在国家级、省市区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也因此荣获江苏省实验能力大赛组织团体奖、鼓楼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参赛学生普遍反映,比赛带来的成长远超奖牌本身。力人学校初一学生顾悠然首次参赛便闯入淘汰赛,他表示,操作机器人磨炼了手指灵活度,赛场上的压力也让他学会了快速调整心态。多位教师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有的队伍为提升机器人稳定性,尝试用3D打印技术优化结构;有的队伍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实现“声控+遥控”双模式操作。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技术能力,更培养了科学思维与工程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