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油电混动曾风靡,如今为何遭冷落?纯电插混崛起,它已成时代“弃儿”?

   时间:2025-09-06 18:36:3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老友聚会时,话题总绕不开买车。前几日几位朋友围坐,有人突然抛出疑问:"现在去4S店,怎么都没人推荐油电混动了?三年前不是都说它省油又保值吗?"这个问题让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先生会心一笑,他直言:"油混现在就像过气的网红,早被市场淘汰了。"

油电混动(HEV)的失宠,实则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曾几何时,它凭借"比燃油车省油,比电动车省心"的优势,成为限牌城市消费者的首选。但如今,当纯电车型续航突破800公里,10分钟快充可补能300公里时,油混的油耗优势已微不足道。更关键的是,插混车型纯电续航普遍达到150公里以上,日常通勤完全无需启动发动机,彻底解决了里程焦虑。

二手车市场的冷遇最能说明问题。张先生2022年花18万购买的油混轿车,今年置换时仅被估价12万,且车商明确表示"库存积压严重,买家都认新能源"。这与三年前"油混保值率吊打燃油车"的宣传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近两年油混车型二手车价格年均跌幅超过15%,远高于同级别插混车型的8%。

政策风向的转变更是致命打击。过去油混车型在部分城市可享受绿牌待遇,如今这项特权已被取消。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者发现,购买油混不仅无法获得新能源牌照,连购置税减免也轮不到它。反观插混车型,既能享受补贴,又能上绿牌,自然成为市场新宠。

技术代差带来的体验落差更为明显。以比亚迪DM-i技术为例,其插混车型不仅油耗比油混更低,配置还高出两个档次。王女士最近购买的插混SUV,比同级别油混车型便宜3万元,却配备了L2级自动驾驶、全景天窗和座椅加热功能。"开起来更安静,用起来更省钱,谁还会选油混?"她这样说道。

从技术原理看,油混车型本质是燃油车向新能源的过渡方案。它通过回收制动能量和优化发动机工况来降低油耗,但始终无法摆脱对燃油的依赖。而插混车型通过大容量电池和智能电控系统,实现了"可油可电"的灵活切换,既保留了长途出行的便利性,又具备了纯电车型的经济性。

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最真实。2024年1-6月,国内油混车型销量同比下降42%,而插混车型增长137%,纯电车型增长89%。某合资品牌4S店销售经理透露:"现在展厅里的油混车型基本是摆设,销售员都不愿意主动推荐,因为知道客户最终会选新能源。"

这种转变在技术层面早有预兆。当800V高压快充平台成为标配,当固态电池进入量产倒计时,油混车型那套复杂的行星齿轮组和镍氢电池组,瞬间显得笨重而落后。就像功能手机时代,再精致的翻盖设计也抵不过智能机的全面碾压。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油混车型正面临"两头不靠岸"的尴尬:论经济性,不如插混车型;论技术先进性,不及纯电车型;论政策优惠,更是被彻底抛弃。在汽车行业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购买油混车型无异于用今天的钱买昨天的技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