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华强北小作坊到非洲称王:宁波人竺兆江缔造传音,二次上市再谋破局​

   时间:2025-09-12 09:08: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非洲大陆,从城市街巷到偏远乡村,TECNO、itel、Infinix三个手机品牌的标识随处可见。这些来自中国的手机品牌,早已深度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非洲通讯市场最具辨识度的存在。数据显示,2024年传音控股全球手机出货量突破2亿台,稳居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其中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高达51%,相当于每两部手机就有一部来自传音。

传音的崛起始于一场精准的市场洞察。2003年,当深圳华强北的电子产业还在依赖低成本组装时,曾在波导公司担任海外业务负责人的竺兆江,敏锐地发现非洲市场的空白。当时非洲手机普及率不足10%,诺基亚、三星等国际品牌虽占据技术优势,但数百美元的定价让普通民众望而却步。竺兆江判断,非洲用户更需要的是价格亲民、功能实用的手机,而非最新技术。

2006年,竺兆江与几位波导前同事在深圳创立传音科技,将首个目标锁定非洲。彼时非洲正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阶段,通讯基础设施薄弱、电力供应不稳定。传音迅速推出TECNO品牌,首款机型TECNO T201便定位大众智能机。2007年,TECNO T780成为非洲首款双卡双待手机,配合针对深肤色人群优化的拍照算法、超长待机电池(部分机型待机达30天)、强化外放音响等功能,迅速打开市场。

为覆盖更广泛用户,传音推出双品牌策略:TECNO主打大众市场,itel则以极致性价比切入低端市场。渠道建设上,传音采用“毛细血管式”渗透,销售团队深入非洲城乡,从大型渠道商到夫妻店逐一拓展,甚至将广告刷到贫民窟墙面。这种接地气的策略让TECNO、itel被误认为本土品牌,迅速成为非洲国民品牌。

2011年,TECNO坐稳非洲双卡手机第一品牌后,传音开始布局多品牌矩阵与生态扩展。在TECNO、itel基础上推出Infinix,形成覆盖不同价格带的品牌体系;同时设立家电品牌Syinix,将业务从手机延伸至电视、空调等领域。2015年,传音将非洲经验复制到东南亚与南亚,在印尼、印度、孟加拉等国采用相同策略,2020年印尼销量突破100万台,2023年增至140万台,市场份额达15.6%。

2017年,传音出货量超越三星,正式坐稳非洲市场头把交椅。2019年登陆科创板后,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元。然而,市场红利逐渐消退。2024年财报显示,传音手机业务收入631.97亿元,同比增长10.20%,但毛利率较上年下降2.63个百分点。非洲市场收入仅增长2.97%,而亚洲及其他地区增长13.96%。公司解释,市场竞争加剧与供应链成本上升是主因。

2025年第一季度,传音业绩大幅下滑: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净利润4.90亿元,同比下降69.87%。这一变脸背后,是小米、荣耀等中国巨头的强势入场。2024年,小米在非洲销量增长38%,市场份额升至11%;荣耀海外销量占比突破50%,非洲出货量同比增长283%,Magic系列直接冲击高端市场。这些品牌凭借技术积累与生态优势,全面复刻传音的渠道与售后策略,甚至在深肤色美颜算法等技术细节上追赶。

非洲市场的竞争逻辑已发生根本变化。2006年传音只需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如今用户需求已转向“用得好”。年轻群体开始关注处理器性能与运行内存,而传音在高端机型上的储备不足逐渐显现。5G技术迭代与数字经济崛起,更让市场对手机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面对这场变局,传音的二次上市计划(目标融资10亿美元)被视为巩固基本盘、寻求突破的关键战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