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创智学院“奇境”初现:90后导师领航、博士CEO逐梦、机器人勇攀高峰

   时间:2025-09-13 03:48:02 来源:上观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徐汇滨江的北杨人工智能小镇,一座年轻的学院正以独特的姿态书写创新篇章。上海创智学院成立仅一年,便以"前沿科研+工程实践+价值创造"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吸引了600余名师生在此"疯狂生长",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90后导师刘鹏飞的办公室里,一面白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深夜头脑风暴的痕迹。这位美国博士后归国学者,以双聘形式加入创智学院后,保持着"一年350天在院"的工作节奏。查看他的打车记录,最早5时40分已到达学院,只为见证江边日出。"智能革命、学院模式、资源倾斜三个低概率事件在此交汇,这是时代赋予的杠杆。"刘鹏飞团队在学院周年之际发布的"能动认知大模型",正是这种拼搏精神的产物——让AI从"思考"迈向"创新"。

在这座没有"办公室时间"的学院里,导师办公室紧邻学生工位,随时可展开研讨。刘鹏飞团队首创的"认知能动数据加工工艺"和"AIxAI超智能"科研体系,在国际开发者社区GitHub和HuggingFace上获得超5700颗星、10万次下载量,印证了中国原创技术的全球影响力。电梯间里,4楼到11楼的短暂行程,也能碰撞出新的科研火花,这种"在一起"的协同文化,让科研突破成为集体攀登的征程。

学院周年庆的展览现场,2024级直博生陈明阳的工位格外引人注目——三个屏幕同时运作,抽屉里藏着公司公章。这位"博士CEO"创立的"群联矩阵"项目,已将集群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城市治安、物流运输、农业生产和应急救援等领域。从西湖大学联合培养到创智学院创业,学院"一生一策"的培育模式和"不唯论文"的评价体系,让他敢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每天7点闹钟提醒健身,投资人看到我的肌肉会更信任。"这位原本内向的博士,在创业过程中完成了从"i人"到"e人"的转变。

在创智学院,科研突破与产业落地的双重使命正在实现。具身智能领域专家罗剑岚组建的创智—智元联合实验室,通过共享真实数据与算力,培养产业人才。其"向上捅破天,向下能落地"的战略清晰可见:既推动机器人挑战斯诺克世界冠军,证明技术达到人类天花板;又在工业产线实现柔性化复制,赋能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这种"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追求,正是学院"从可能到价值,从价值到普惠"院训的生动实践。

成立一年来,学院通过"核心师资+产业协同+动态兼职"模式,联合31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头部企业,构建多元化人才生态。已签约的50余家企业累计捐赠5亿元,孵化的10家师生创业企业吸引近5亿元资本注入。万P级算力与10PB级数据中台的建设,为师生科研提供坚实支撑。在创智未来中心,从培育到创业的全方位加速体系,让创新想法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当AIGC互动机器为参会者生成"二次元"身份卡时,创智未来奇境的故事仍在继续。这里没有传统的实验室隔阂,没有刻板的学术边界,有的只是对改变世界的共同追求。在江风拂过的创新小镇里,一群敢为人先的探索者,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传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