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七部门近日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化进程。方案重点部署"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要求加速建设车联网基础设施与云端控制平台,同时鼓励车企在量产车型中预装5G通信模块及V2X车路协同系统,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在物流运输、环卫作业、共享出行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在自动驾驶分级标准推进方面,方案首次明确将开展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生产准入试点。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保险理赔制度,为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合法上路扫清制度障碍。方案还提出支持汽车制造、通信技术、交通运营等企业共建数据生态,探索基于车辆运行数据的创新商业模式。
华为成为首批响应政策的企业代表。据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李文广透露,公司计划在年内启动L3级自动驾驶的试点商用,同步推进L4级技术的封闭场地测试。按照规划,2026年将实现城区道路L3级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2027年拓展至L4级商用,最终在2028年前完成干线物流场景的无人化改造。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近期活动中展示了强烈信心:"我现在开车基本不用自己操作,智能驾驶系统完全能胜任日常通勤。"他特别强调华为技术储备已达到L3级标准,"非常期待政策落地,届时用户真的可以在行驶过程中放松休息,而我们的系统完全具备这样的安全保障能力。"
政策落地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多家车企表示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分城市已启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政策突破不仅为技术发展提供空间,更将重构汽车产业价值链,催生数据服务、远程监控、高精地图等新兴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