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近日拉开帷幕,尖端航空科技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集科技展示、文旅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航空盛宴。作为东北地区航空产业的核心城市,长春通过“航展+”模式,将航空文化与城市文旅、教育服务有机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新名片。
航展期间,长春全城化身航空主题乐园,多场景、多形式的特色活动同步展开。航博城作为主会场,推出“我们在长春相遇”无人机编队表演,并联合中央歌剧院举办专场音乐会,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新民大街被改造为航空主题街区,百年航空史展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肆季南河则以光影水幕秀和航模大赛吸引年轻群体,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动植物园推出“逐梦航天乐享西游”主题活动,长影世纪城打造航空狂欢季,净月潭首飞Evtol观光项目,全市文博场馆和公共文化空间通过主题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全方位激活文旅消费潜力。
科普教育成为本届航展的一大亮点。展会现场设置模拟飞行、无人机操控、跳伞体验等互动区域,观众可亲手操作设备,感受航空操作的魅力。军营开放活动首次揭秘空军日常训练与装备运作细节,而“逐梦星海·启智未来”主题科普研学馆则通过6个特色版块和15组趣味项目,如航模拼装、宇宙探索等,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红旗街54路有轨电车变身“移动航空博物馆”,全市图书馆和文艺院团通过知识讲座、主题演出等形式,持续输送航空知识,点燃公众探索热情。
城市服务的精细化提升为航展增添温情色彩。机场、火车站及航展核心区设立文旅服务驿站,航空主题打卡装置吸引游客驻足。志愿者团队穿梭于交通枢纽、停车场和展馆之间,提供路线指引、住宿协调等贴心服务。文旅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及时响应游客需求,确保观展体验兼具科技感与安全感。这种“展会+城市”的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展会“落幕即沉寂”的局限,推动长春航空展从阶段性活动向常年性品牌转型。
以航空为核心的城市新空间正在长春崛起。蓝天公园作为常态化运营的航空文化主题公园,成为市民与游客沉浸式体验航空文化的热门场所。航博城通过展览、体验、科普、文旅一体化设计,打造出“永不落幕的航空展”。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建设加速推进,旨在推动航空产业与现代文旅、低空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过多年发展,长春航空展已形成集空中飞行展演、装备静态展示、航空产业论坛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观展人数、展馆面积、全网热度等指标持续攀升,航空文化展示中心主场馆的投用进一步提升了展会规格。作为“中国军事特色航空展第一品牌”的有力竞争者,长春航空展不仅带动了省内航空航天产业协同发展,更成为激活城市活力、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