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大汽车品牌争相发布新车、扩大产能时,小米汽车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引发了行业关注。在近期举办的年度演讲中,小米汽车并未按常规推出新车型,而是宣布了一项面向高端用户的定制服务计划,这一举措在汽车市场掀起波澜。
这项看似"非主流"的服务,实则为产能接近饱和的小米汽车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据透露,该服务采用每月限量40台的运营模式,要求用户必须选择超过10万元的定制项目。以基础售价32.99万元的SU7 Max为例,经过深度定制后价格可达42.99万元以上,而SU7 Ultra定制版起售价更是高达62.99万元。这种定价策略使定制服务的附加值与一台普通家用轿车相当,每年可为小米汽车带来约4800万元的额外收入。
位于北京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店二楼的定制服务中心,占地超过400平方米,划分为展示、制作和手作三大功能区。展示区陈列着5款全新豪华车漆样本,包括紫水晶、嫩芽黄等特色颜色,其中紫水晶车漆需经过五次人工打磨和4C3B高温烘烤工艺,漆膜厚度较量产车提升31%。制作区则展示了工匠们手工缝制座椅的精细工艺,而手作区为用户提供了使用烫金、镭雕等专业设备制作个性化物品的机会。
定制服务提供多达26项个性化选项,涵盖外观、内饰和功能配件。外观方面,除特色车漆外,用户还可选择高工艺锻造轮毂(1.4万-2万元)、Brembo卡钳(1500元/套)等升级配件。内饰提供龙胆蓝、极夜黑/荧光黄等四种风格选择。功能配件方面,车标定制分1000元和2000元两档,车身拉花2000元,白蜡木饰板3000元,迎宾灯1500元。用户需支付8万元定金,且选配金额需达10万元以上。
为保障用户体验,小米汽车设置了90天的犹豫期。在此期间,用户可多次到定制服务中心实地体验定制件的质感,并在最终确定前随时修改或取消订单。目前该服务仅适用于SU7 Max和SU7 Ultra两款高端车型,定制车的交付时间与普通版基本一致:SU7 Ultra定制版预计2025年11月交付,SU7 Max定制版则需等到2026年5月。
小米汽车推出定制服务的背景是其产能与需求的矛盾。截至演讲时,SU7发布18小时内锁单量突破24万辆,但实际交付仅4万辆。北京工厂一期通过技术改造和双班生产,年产能提升至36.5万辆;二期工厂8月量产,目前月产能从8000台逐步提升至2万台。在这种产能紧张的情况下,定制服务巧妙地避开了增加生产压力的问题。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演讲中表示:"过去只有劳斯莱斯、保时捷等豪车才能提供定制服务,且价格高昂。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平权,让更多人享受顶级豪车的体验。"这一理念与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相契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30万元以上高端汽车市场中"个性化配置"需求增速达35%,30-50万元区间定制化需求占比从2023年的8%升至15%。
小米定制服务的目标用户群体清晰:30岁左右的科技从业者和创业新贵。这部分消费者既拒绝传统豪车的"老气",又嫌弃普通电动车的"同质化"。数据显示,Z世代购车时"个性化配置"的优先级已超过性能参数,而小米的定制服务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为支持定制服务长期发展,小米已与巴斯夫、PPG等顶级车漆供应商建立合作,计划三年内推出100款车漆颜色。这种长远规划表明,定制服务是小米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短期营销手段。
在推进定制服务的同时,小米也在加速常规车型交付。销售人员透露,公司正动态优化交付周期,部分车型有望比原定时间提前6周至2个月。SU7的市场表现为定制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MAX车型原厂原胎在浙江国际赛车场取得1分43秒384的最快圈速,在SUV总榜中排名第五,成为100万元以内最快的SUV。目前,SU7正在纽北赛道进行测试,以进一步提升底盘和驾控技术。
除定制服务外,小米汽车近期还完成了两次重要软件更新。一次是涉及11万辆SU7标准版的召回OTA,优化了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并新增动态车速功能;另一次是秋季大版本OTA,将系统升级至Xiaomi HyperOS 1.10.0,新增30项座舱功能与优化,包括"泊车偏移辅助"等辅助驾驶功能,持续提升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