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天津市将智慧医院建设作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改善患者体验,智能医疗体系对临床服务的支撑效能日益凸显。
在挂号服务领域,天津市口腔医院率先完成预约系统智能化升级。新上线的“候补预约”机制可自动匹配退号资源,跨科室“0元”转诊功能则允许患者根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就诊科室,两项创新举措使号源利用率提升30%,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眼科诊疗领域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天津市眼科医院引入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斜视诊断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患者眼部运动轨迹和瞳孔变化数据,可在30秒内生成包含12项关键指标的诊疗报告,诊断准确率达98.7%,较传统人工诊断效率提升5倍。
这些创新实践被纳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今年1月发布的《2025年卫生健康服务提升计划》。该计划明确16项具体措施,涵盖智能导诊、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共享等场景,预计到2025年底将实现三级医院智慧服务评级全覆盖,群众就医满意度目标提升至95%以上。
目前,天津市已建成覆盖23家三甲医院的医疗大数据平台,日均处理诊疗数据超200万条。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对历史病例的深度挖掘,已形成132种常见病的智能诊疗路径,为临床决策提供精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