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吉利汽车曾经的子品牌,帝豪曾以高端车型身份打开国际市场,首款出口车型即按照国际标准打造。随着品牌战略调整,帝豪从独立品牌回归为车型系列,定位逐渐转向吉利入门级轿车市场。如今,第五代帝豪携全面升级的姿态正式登场,在外观设计、动力系统、平台架构等核心领域实现突破性革新。
外观设计方面,第五代帝豪在第四代车型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视觉冲击力。前脸采用立体感更强的格栅造型,竖条元素通过内凹处理增强层次感,两侧LED大灯融入鹰眼式锐利设计,配合新增的T型镀铬前包围饰条,整体精致度较前代显著提升。车侧线条经过重新优化,配合更大尺寸的车身,营造出更舒展的视觉效果。
车身尺寸的跃升成为第五代帝豪的核心亮点。相比第四代车型4638mm的车长和2650mm轴距,第五代车型将长度扩展至4815mm,轴距加长至2755mm。这一改变直接体现在车内空间上,第二排乘客腿部空间得到实质性改善,彻底摆脱紧凑级轿车常见的局促感。车身宽度与高度分别增加至1885mm和1480mm,进一步优化横向与头部空间表现。
内饰变革同样具有颠覆性。中控台搭载14.6英寸竖置大屏与10.25英寸液晶仪表的组合,首次引入魅族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操作逻辑更贴近移动设备使用习惯。换挡机构保留传统档杆形式,但升级为水晶电子挡把,在保留操作便利性的同时提升科技质感。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设计,既照顾了用户习惯,又满足了智能化需求。
动力系统的革新彻底解决了前代车型的动力短板。第四代车型搭载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84kW/147Nm)被1.5T涡轮增压机型取代,新发动机可输出181马力最大功率和290Nm峰值扭矩,匹配吉利自研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使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7.9秒,较前代提升显著。对于注重经济性的用户,新车仍提供1.5L自吸版本(88kW/150Nm),匹配CVT或5速手动变速箱,油耗表现进一步优化。
平台架构的升级堪称第五代帝豪的技术基石。不同于前四代车型使用的FE平台或BMA模块化架构,第五代车型采用吉利新一代全球模块化平台。这一技术迭代不仅使轴距得以大幅加长,更在底盘调校、轻量化设计、安全性能等方面实现系统性提升。从历史脉络看,帝豪系列自2009年首款车型基于FE平台诞生,历经三代产品迭代,直到第四代才转向BMA架构,而第五代车型的平台升级标志着技术积累的质变。
回顾帝豪系列的发展轨迹,其全球化基因始终贯穿产品演进。初代车型即面向欧洲市场开发,EC7车型在Euro NCAP碰撞测试中斩获四星评价,成功打开南非、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如今第五代车型在技术层面实现全面突破,从动力总成到智能座舱,从平台架构到空间表现,均达到同级领先水平。尽管尚未推出混动版本,但其在燃油车领域的革新力度已足以引发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