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卫龙南宁建厂拓东南亚市场 麻辣王子等巨头加码 辣条行业产能竞争升级

   时间:2025-10-17 00:57:3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辣条行业正经历新一轮产能扩张浪潮,卫龙、麻辣王子、劲仔食品等头部企业纷纷加码投资,试图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增长点。这一轮扩产潮背后,是行业增速放缓与竞争格局分化的双重压力。

卫龙9月下旬在南宁高新区启动的新生产基地引发关注。该项目投资约10亿元,占地170亩,规划打造集研发、生产、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值得注意的是,该基地被定位为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支点,依托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前沿的区位优势,卫龙计划构建覆盖东南亚的食品供应链体系。这一布局与其2023年成立的海外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设立的海外事业部形成战略协同,截至2024年底,其产品已进入50余个国家和地区。

行业另一巨头麻辣王子同期宣布,耗资23.5亿元的智能辣条产业园一期一阶段正式投产。该园区位于湖南岳阳,规划用地280.6亩,配备AGV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单日调味料调配能力达129吨,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90亿元。与卫龙不同,麻辣王子选择差异化竞争路线,其2016年推出的"很麻很辣"口味辣条,与卫龙主打的甜辣味形成鲜明区隔,成功吸引特定消费群体。

竞争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卫龙虽以23.91%的市场份额保持辣条行业首位,但较2023年下滑2.34个百分点。同期麻辣王子市场份额提升0.76个百分点至5.07%,贤哥则微降0.65个百分点至6.74%。这种分化态势在咸味零食大类中同样明显,乐事以3.3%的份额领跑,卫龙、旺旺分别以3%、2.9%紧随其后,行业前五名市场份额差距不足0.5个百分点。

中小品牌的差异化策略成为破局关键。以贤哥为例,该品牌主打"香酥脆"口感的干辣条,价格较同规格卫龙产品低0.2-0.5元,渠道聚焦广东、广西等省份的学校周边市场。这种区域深耕策略成效显著,在广东、广西学校门口小卖部,贤哥产品铺货率较高。而麻辣王子则采取"稳扎稳打"的渠道拓展模式,从湖南本省逐步向江西、湖北等周边省份渗透,同时通过年轻化营销提升品牌活力。

价格策略调整带来的市场变数值得关注。自2022年登陆港股以来,卫龙通过多次提价对冲成本压力,推动品牌向中高端升级。但此举客观上为竞争对手创造了市场空隙,麻辣王子等品牌趁机通过差异化定价抢占份额。某湖南经销商指出,卫龙的品牌基础依然稳固,但价格策略调整需要平衡渠道利润与市场接受度。

行业增速放缓迫使企业寻找新增长极。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2026年中国辣条市场规模同比增速将降至个位数,较此前双位数增长明显放缓。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市场成为重要突破口。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饮食偏好重口味,当地华人对辣条的认知基础较好,为卫龙等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卫龙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其海外收入达5346.9万元,占总营收的1.7%,显示出国际市场的增长潜力。

与此同时,劲仔食品位于广西北海的智慧产业园已于7月启用。该园区占地95亩,配备智能化生产线和立体仓储系统,主要生产休闲鱼制品和素食产品,满产后年产能达12亿包。这种多元化产品布局,反映出头部企业通过拓展品类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选择。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