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现场,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宣布了一组重磅数据:萝卜快跑已在全球22个城市落地,每周全无人订单量突破25万单,累计服务次数超过1700万次,正式超越谷歌Waymo成为全球最大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全面领先,更意味着“自动驾驶出海”模式已进入成熟阶段。
通过现场视频连线,李彦宏与阿布扎比运营团队实时互动,展示了全无人驾驶车辆在当地街头的有序行驶场景。这种跨洲际的运营能力,印证了萝卜快跑的技术落地实力。目前,其自动驾驶总里程已突破2.4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000圈,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达1.4亿公里。这些数据背后,是百度12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技术沉淀。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萝卜快跑呈现多点开花态势。11月10日,企业获得阿布扎比全无人商业化许可,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开展规模化运营。在迪拜,其不仅取得001号测试许可和50张自动驾驶牌照,更建立了中东首个规模化测试车队。欧洲市场同样进展迅速:与瑞士邮政巴士达成战略合作,计划2025年12月启动车队测试,2027年实现常规化运营;与Uber、Lyft等全球出行平台的合作,则将数千辆无人驾驶汽车接入国际出行网络,覆盖美、英、德等市场。
技术层面,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构成核心支撑。作为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其安全性较人类驾驶员提升10倍以上。该模型通过拟人化训练,实现了从行为模仿到超越人类驾驶的跨越。在真实交通场景中,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等十余个城市积累大量数据,2024年11月更获得香港首批自动驾驶先导牌照,快速适应右舵左行交通规则。
这种技术优势正推动市场格局重构。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GTC大会上指出,Robotaxi已进入转折点,将催生庞大市场。ARK Invest预测,到2030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规模将达10万亿美元,车辆数量约5000万辆,规模化运营成本可降至每英里0.25美元。李彦宏进一步阐释,无人驾驶将释放城市停车空间,重塑土地价值与居住需求,引发社会生态的全面变革。
中国在这场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预计2030年成为最大Robotaxi市场,规模达39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一半以上。萝卜快跑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中国技术的硬实力,更为全球无人驾驶监管提供了“中国样本”——其安全评估体系、数据合规方案等正逐步输出至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