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韦布与昴星望远镜携手:首次于“宇宙黎明”捕捉到隐于尘埃的超大质量黑洞类星体​

   时间:2025-09-14 20:22: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天文学领域迎来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在宇宙诞生后不到10亿年的"黎明时期",发现了一批被厚重尘埃包裹的超大质量黑洞类星体。这项由日本爱媛大学松冈祥树团队主导的研究,通过日本昴星望远镜与美国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的协同观测实现,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

研究团队在2023年7月至2024年10月期间,运用昴星望远镜的超广视场主焦相机(HSC-SSP)对遥远星系展开扫描,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可能存在类星体的候选天体。随后借助韦布望远镜的近红外光谱仪(NIRSpec)进行精准观测,最终在7个星系中确认了类星体信号。这些发现证实了科学界长期以来的推测:在宇宙早期确实存在大量被尘埃遮蔽的明亮类星体。

光谱分析显示,这些类星体周围聚集着密度极高的尘埃云,能够吸收99.9%的紫外线辐射和约70%的可见光。这种特殊的屏蔽效应使得它们如同蒙着面纱的巨人,直到借助韦布望远镜强大的红外探测能力才得以显露真容。每个类星体中心都隐藏着质量达太阳数十亿倍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能量输出相当于数万亿颗恒星的总和。

松冈祥树教授指出,这项发现得益于两台望远镜的完美配合:"昴星望远镜的广域巡天能力帮助我们锁定稀有目标,而韦布望远镜则能穿透尘埃捕捉微弱的红外信号。"研究还揭示,在宇宙早期阶段,被尘埃遮蔽的类星体数量可能与可见类星体相当,这意味着此前对早期类星体总数的预估可能存在严重低估。

目前团队正计划扩大观测范围,在更多早期星系样本中搜寻隐藏的黑洞。通过对比遮蔽类星体与未遮蔽类星体的环境差异,科学家希望重构宇宙早期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图景,为理解星系演化提供关键线索。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