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科技馆”内,一批来自初创团队与中小企业的前沿科技产品集中亮相,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从具备自主操作系统的“机器工人”到空气直捕碳模块,再到微型磁共振系统,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突破,更折射出产业升级的蓬勃活力。
在智能制造展区,具识智能公司的人形机器人成为焦点。数台机器人沿工业流水线一字排开,精准识别传送带上的零件类型后,迅速完成抓取、分类与搬运动作。当不同形状的零件抵达时,机器人会通过视觉系统分析,将其投入对应容器,待容器装满后,由其他机器人转运至指定区域。这一全流程自动化操作,依托于具识智能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操作系统insightOS。该系统整合了语义行为解析、数据采集、模型训练等功能,实现了从芯片到应用的完全国产化,目前已与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驱动十余款主流机型在工厂场景中稳定运行。
材料能源领域的创新同样亮眼。上海交通大学与中能建公司联合研发的空气直捕碳装备(DAC),通过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填补了国内大吨位高浓度工业级DAC技术的空白。另一项校企合作成果中,复洁科技与华东理工大学利用化工与低碳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发出将城市垃圾转化为零碳燃料的技术方案,为循环经济提供了新路径。
本届“创新科技馆”特别设立“未来‘智’造”主题展区,围绕智能制造、空天海洋、生命健康等战略领域布展。除核心展项外,还联合市科技创业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辟技术交易专区与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展区,集中展示来自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及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数十个重点项目。
作为观察制造业技术风向的窗口,“创新科技馆”多年来持续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展示平台。此次展出的多项成果表明,中小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为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