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钠离子电池凭借耐温性能优势正成为关键技术突破口。近日,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东威海落下帷幕,天能集团旗下天钠品牌通过行业首批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权威认证,标志着我国钠电产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此次认证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主导,依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最新发布的T/CNESA 1006-2025《钠离子蓄电池通用规范》团体标准实施。测试数据显示,天钠电池在-40℃至80℃极端温度区间内性能稳定,其创新采用的全极耳结构设计使电池内阻降低30%以上,在保持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快充功能,放电倍率在全温域范围内保持恒定。这项技术突破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困难和续航衰减问题,为钠电在北方市场及特种车辆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论坛期间同步发布的H5、H6、H7系列钠离子汽车电池引发行业关注。据天能集团披露,该系列产品自上月上市以来已收到全国23个省份的订单,其中北方地区销量占比达45%。"全温域适应能力是我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天能研究院院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实验室数据显示,在-20℃环境下,我们的电池仍能保持92%以上的容量输出,这为新能源商用车在寒区的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为国内储能领域规格最高的行业盛会,本届论坛吸引了38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在内的500余名代表就钠电标准化建设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特别设立的技术分论坛上,20余位专家围绕材料创新、制造工艺、回收体系等议题进行专题报告,其中天能集团展示的"钠电低温性能提升方案"获得与会者高度评价。
据主办方介绍,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已形成完整生态链,从上游正负极材料到下游应用场景,全国已有超过120家企业布局相关领域。随着《钠离子蓄电池通用规范》等标准的出台,行业将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预计到2025年我国钠电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