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燃油车也开始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一现象是否颠覆了人们的固有认知?今年以来,多款燃油车型陆续配备了此类技术,其中上汽大众Pro家族的表现尤为突出。其搭载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支持高速NOA功能,可在导航模式下实现自动变道、智能避障绕行以及自主上下匝道等操作。在实际测试中,这套系统的表现堪称出色,为日常驾驶带来了显著的便利性。
在一段约110公里的高速公路试驾中,途观L Pro车型充分展示了IQ.Pilot系统的能力。由于该系统主要针对高速场景设计,其功能需在设定目的地导航并驶入高速后才能完全启用。测试过程中,车辆在变道时机选择、不规则障碍物规避以及进出匝道等环节均表现出色。例如,当车辆进入隧道后,原车道变为左侧虚线(允许超车),但前方存在桩桶限制变道。此时,车辆并未出现不规则的加减速或左右摆动,而是保持稳定行驶,体现了系统合理的逻辑设计——安全优先。
桩桶路段结束后,车辆立即自主完成变道,动作干脆流畅,无论是提速还是转向都恰到好处。整个行程中,类似的变道操作频繁发生,且每次表现稳定,车内乘员几乎感受不到不适。在多次高速转换的环线测试中,车辆在距离匝道2公里时便主动向右变道,避免错过出口。进入匝道后,系统优先保持与前后车相近的车速,而非机械执行限速要求(如30km/h或40km/h)。这一策略避免了急刹风险,操作风格更接近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在双车道匝道中,车辆通常从右侧车道驶入,随后迅速向左变道。这一设计颇具巧思,因为左侧车道汇入主路时效率更高,减少了与主路车辆的博弈。这些细节表明,IQ.Pilot系统不仅关注基础功能,还通过优化行驶策略提升了整体体验。
从技术层面看,IQ.Pilot系统的核心在于卓驭开发的仿生人眼立体视觉系统。该系统以800万像素惯导双目摄像头为主体,通过视觉惯导融合技术(VINS),即使在急加速或地下停车场等极端场景下,也能保持高精度轨迹计算。其双目增强稠密深度视觉点云算法可将障碍物感知精度提升至0.05~0.1米,不仅能识别异形车、雪糕筒等任意障碍物,还能预测其运动速度,相当于为车辆赋予了“3D透视眼”。
卓驭与上汽大众的合作历史悠久,验证工作极为严谨。IQ.Pilot系统经历了502项远超国标的测试(含200多项燃油车专属测试),覆盖可靠性、EMC、光学等五大类别,确保全生命周期稳定可靠。今年8月1日,卓驭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大众体系A-SPICE CL2三方联合审核的供应商,其技术可直接免检应用于全球大众体系品牌合作,足见其先进性与安全性。
尽管IQ.Pilot系统表现优异,但仍存在优化空间。例如,在临时改道的变道博弈场景中,系统可能因决策延迟需要驾驶员介入。此时,人机共驾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驾驶员轻踩油门即可接管控制,松开油门后系统自动恢复NOA功能。这种设计既保障了安全性,又提升了用户体验。
目前,帕萨特Pro、途观L Pro、途昂Pro的顶配车型均标配IQ.Pilot系统,其他版本车型也可通过5000元选装获得该功能。这一价格在同类技术中颇具竞争力。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家2016年成立的中国科技公司,卓驭凭借自主研发的驾驶辅助技术赢得了全球头部车企大众的认可,并获得免检认证。这不仅证明了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