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国民车”到年轻新宠:捷达以新机制新服务重塑品牌温度与底气

   时间:2025-10-10 22:04:0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汽车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曾经以“国民车”形象深入人心的捷达,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品牌重塑。从单一车型到独立品牌,捷达不仅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更在经营理念与战略布局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如今,新捷达与德方及长春方面达成新签约,筹备成立新合资公司,并将经营核心迁移至成都,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新捷达拥有了更本土化的权限、更敏捷的决策能力以及更年轻的团队力量。在坚守“皮实耐用”传统口碑的同时,捷达还敏锐地捕捉到当代年轻人的情绪需求,力求实现经典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捷达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杨宪透露,此次品牌变革首先从“心态与机制”入手。过去,捷达遵循“总部给什么我卖什么”的模式,而如今则转变为“用户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为实现这一转变,捷达引入了PCT/PCD矩阵(跨部门小分队)机制,将研发、商品、营销、交付等环节汇聚一堂,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同时,将总部设在成都,不仅拉近了与工厂和用户的距离,还吸引了大量内容型人才。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决策链大幅缩短,反馈效率显著提升,实现了“当天进、当天出”的高效运作。

当被问及“皮实耐用”这一传统优势在新能源时代的新内涵时,捷达品牌市场与项目管理部部长王昕给出了答案:“确定性感”。他解释道,捷达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足功夫,力求为用户带来“看得见的好”。例如,在车身硬骨架方面,大量采用高强/热成型钢,关键部位焊点数量超过6000个,并对重要焊点进行逐个超声波探伤,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在总装线上,使用EC电动扳手对每颗螺栓的拧紧力矩进行电子记录和追溯,一旦拧紧力矩不达标,便会自动报警。车内平头螺钉替代尖头螺钉,在极端碰撞时能有效减少二次伤害;密封件和底盘件则经过长期耐久验证,确保车辆性能稳定。这些“看不见”的坚持,最终换来了车辆在麋鹿测试(高速紧急变线稳定性)和高速巡航中的出色表现,让用户开着稳、用着久。

在年轻化转型的道路上,捷达品牌公关经理侯春昭分享了如何做到“好玩但不轻浮”的经验。他表示,捷达通过真实与幽默的方式,将产品特点清晰地传达给用户。以捷达VS8上市发布会为例,这场被设计成“吐槽大会”的活动,邀请了高管、工程师、供应商和车主同台,共同探讨VS8车型的优缺点。活动现场笑点不断,但每个笑点背后都蕴含着知识点和解决方案。例如,解释为什么底盘稳、避震要这样调,以及哪些地方已经根据用户建议进行了改进。这种真实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中对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他们对品牌的信任。

面对销售渠道商如何兼顾下沉市场和一二线城市的挑战,捷达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在下沉市场,捷达保留并升级了县域触点,提供上门试驾和上门交车服务,甚至在一些地方举办交车宴,将仪式感和服务送到用户家门口,通过口碑传播实现长效发展。在一二线城市,捷达布局城市体验店,共享周边资源,让年轻用户在商场就能近距离接触捷达。在传播方面,捷达强调“高性价比 × 可靠品质”,将技术语言转化为生活场景,例如向用户介绍“周末露营一箱油能跑多远、后备厢能装什么”,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实用性。

在内容传播方面,捷达搭建了一个“四方共创”的内容池。官方母账号负责定调性和设定事实边界;经销商则制作本地化内容节点,播报真实路况、价格和交付情况;内部创作者小队将复杂卖点编成段子、短剧或科普内容;车主共创则提供长周期口碑和真实使用体验。这种多元化的内容传播方式,避免了“一时流量热闹”的弊端,实现了持续、稳定、多点渗透的“信息灌溉”。

将总部设在成都,对用户而言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响应速度更快,用户在西南地区提出的意见,第二天就能进入项目群进行讨论。其次,成都聚集了大量新媒体人才,他们制作的内容更具网感,同时捷达为他们配备了工程师,确保内容有趣且不失真。最后,离工厂近使得热门车调拨和个性化配置排产更加灵活,交付体验更加顺畅。

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捷达还推出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小变化。例如,“三明治讲车”模式,每条短视频只聚焦一个核心功能,上层是用户痛点,中层是工程原理,底层是实际场景,让用户在90秒内既能理解又能应用。部分城市推出的“一键上门试驾”服务,用户只需点击预约,离自己最近的门店就会将试驾车送到小区门口。“老友日”活动让老车主带新朋友来店共享福利,技术经理还会开设“你问我答”小课堂,将真实体验摆在台面上,而非简单的“拉人头”。

当被问及捷达想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情绪价值”时,杨宪总结道:“有事找我。”他表示,捷达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用户在意安全,捷达就用硬骨架和精准的拧紧工艺来回应;用户在意省心,捷达就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用户在意被理解,捷达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产品。这种硬实力与温度并存的服务理念,正是捷达焕新最动人的地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