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电动风口专利获授权:以创新结构优化空间,赋能电动汽车技术升级

   时间:2025-10-23 03:37:0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则专利授权信息引发汽车行业关注——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电动风口结构”专利(公告号CN223443253U)正式获得授权。这项2024年11月提交的技术方案,通过创新机械结构设计,为汽车空调系统优化提供了全新思路,标志着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该专利核心在于重构传统空调导风组件的机械结构。技术方案显示,其创新设计的电动风口由风壳、支撑板和电机三大模块构成,电机输出端连接着集成双转盘的轨迹盘。通过电机驱动轨迹盘沿预设路径运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上的挡板可实现独立角度调节,从而精准控制风口开合幅度。相较于传统多电机独立驱动方案,这种单电机联动设计不仅降低30%以上的零部件成本,更将结构厚度压缩至传统方案的60%,为车内空间布局创造更多可能性。

这项技术突破并非孤立事件。梳理小米汽车近期专利布局可见,其在车辆内部空间优化领域已形成系统化技术矩阵。例如同期公布的“卡扣安装结构”专利,通过创新卡扣设计使线束固定装置体积缩减45%,装配工时减少30%;而“外饰组件”专利则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传统分散部件整合为标准化单元。这些技术相互协同,共同构建起小米汽车“毫米级空间革命”的设计哲学——在保证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将每个部件的尺寸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优化范围内。

用户体验维度同样体现着小米的技术思考。以电动风口专利为例,其挡板角度调节精度可达0.5度,不仅能实现更精准的温度分区控制,还能通过动态调节降低风噪。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风刀空气动力学组件”专利中亦有体现:通过优化前唇导流结构,车辆高速行驶时的气动噪声降低2.3分贝,同时风阻系数下降0.015Cd。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实则通过技术叠加效应,共同构建起更静谧、更节能的驾乘环境。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小米汽车的技术路径正展现出独特竞争力。截至目前,其已累计公布动力总成、智能座舱、轻量化材料等领域的核心专利超200项,形成从底层技术到应用创新的完整布局。特别是本次公布的电动风口结构,其单电机驱动双挡板的设计思路,可能为行业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全新范式。某主机厂工程师分析称:“这种结构创新不仅解决空间与成本的矛盾,更通过机械联动提升了系统可靠性,具有较高的技术推广价值。”

在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当下,小米汽车的技术积累正转化为实际竞争力。其最新申报的800V高压平台专利,配合已公布的碳化硅电机控制技术,预示着下一代车型将具备更高效的能源利用率。而空间优化技术矩阵的应用,则使同等车身尺寸下,车内有效使用空间提升12%-15%。这些技术突破的叠加效应,正在重塑市场对小米汽车的认知——从智能设备制造商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汽车科技公司。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