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旗下深蓝品牌近日确认,已通过国资平台完成对北京现代重庆工厂的接盘工作,该生产基地将于10月下旬正式更换品牌标识,目前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尚未投入运营。此次收购标志着深蓝汽车在产能扩张战略中迈出关键一步,同时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
这座占地187万平方米的整车制造基地,曾是北京现代在华布局的第五大生产基地。项目自2015年启动建设,总投资达77亿元,设计年产能30万辆,主要生产瑞纳、昂希诺等车型。受韩系车市场萎缩影响,该工厂自2021年12月陷入停产状态,历经三次挂牌转让后,最终以16.2亿元成交,仅为初始投资额的21%。接盘方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完成收购,为后续资产重组奠定基础。
深蓝汽车的产能扩张需求迫在眉睫。根据长安汽车战略规划,该品牌需在2030年实现200万辆年销量,占集团总目标的40%。去年深蓝S07车型因产能瓶颈导致交付延迟,暴露出供应链短板。此次收购完成后,深蓝将形成南京、北京、重庆三地协同生产网络,但今年1-10月20.6万辆的销量成绩,距离50万辆年度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完成率仅41.2%。
北京现代的战略收缩轨迹清晰可见。这家2016年创下114万辆销量巅峰的韩系车企,此后连续八年销量下滑,2024年累计销量已跌至15.42万辆。尽管11月初任命李凤刚为首位本土总经理,试图通过管理层本土化重振市场,但10月单月1.25万辆的销量数据,显示其复苏之路充满挑战。上半年10万辆的销量表现,更凸显出品牌转型的紧迫性。
此次收购创新采用"国资平台+车企"的运作模式,与行业常见的直接资产收购形成差异。法律界人士分析指出,这种模式通过国资平台完成资产清查和债务剥离,使车企能够规避尽职调查风险,快速获得成熟生产基地。但深蓝需承担资产保值、使用年限等约束条款,后续退出机制较传统模式更为复杂,实质是以部分经营自主权换取资源倾斜。
汽车产业并购潮中,闲置产能盘活呈现多样化路径。东风自主品牌整合日产产能,吉利收购沈阳通用工厂,岚图7亿元拿下东风日产云峰基地,储能企业接盘威马黄冈工厂等案例相继涌现。这些交易背后,既反映出传统车企产能过剩的困境,也凸显新能源转型带来的资产重组机遇。
法律专家提醒,此类并购存在四大潜在风险:需核查工业用地闲置费补缴可能性及产能约束条款;按照《土壤污染防治法》完成环境检测;评估发动机生产线改造的技术难度与成本;排查设备年检、电力配套、排污许可等历史遗留问题。建议企业重点办理环保合规、生产规划、配套保障三类核心手续,确保新能源改造合法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