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即时零售业务正成为消费板块的重要增长极。本季度集团收入达2477.95亿元,剔除已剥离业务后同比增长15%,其中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增幅高达60%,单位经济效益(UE)自9月以来呈现显著改善趋势。这一转变标志着该业务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益优化,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
财报数据显示,电商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而即时零售的强劲表现成为亮点。淘宝闪购作为核心载体,已完成首阶段规模扩张,正式进入以提升UE为核心的第二阶段。管理层透露,自10月起闪购每单亏损较七八月减少50%,同时订单份额保持稳定,平台交易额(GMV)份额稳步提升,对实物电商相关品类的带动效应明显。
效益优化的背后是双重驱动力的支撑。订单结构调整方面,高单价订单占比显著提升,非茶饮类订单已占整体75%以上,最新笔单价较8月实现两位数增长。物流网络规模效应同步显现,配送时效优于去年同期,单均物流成本降至大规模投入前水平以下,形成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环。这种转变直接带动淘宝App月活跃用户快速增长,天猫"双11"期间消费者数量实现双位数增长,近600个品牌成交额突破亿元。
生态协同效应持续深化成为另一关键特征。截至10月底,约3500个天猫品牌将线下门店接入即时零售体系,推动天猫品牌即时零售日均订单较9月激增198%。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更强化了品牌与平台的粘性。数据显示,即时零售业务对相关实物电商品类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形成跨业务板块的协同增长。
管理层明确将闪购定位为淘天平台升级的核心战略之一,提出三年内实现万亿级成交规模的目标。这一战略转型反映出行业竞争逻辑的深刻变化——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转向注重商业模式健康度与生态协同深度。淘宝闪购的实践表明,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效益优化,既能保障用户体验,又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探索路径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