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人才。截至2024年末,深圳的常住人口已达到1798.95万人,平均年龄仅为32.5岁,成为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然而,在这座看似消费沃土的城市里,餐饮业的竞争却异常激烈。
近日,我们走访了深圳的多位餐饮创业者,他们来自不同地区,经营着不同客单价和品类的餐饮店。尽管深圳的年轻人众多,消费潜力巨大,但这些餐饮人却纷纷表示生意并不好做。
“深圳零容忍,一来就要打仗。”蚂蚁洞创始人路晴感叹道。辣可可创始人喻义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深圳有一万家湘菜馆,同质化竞争激烈。”这些言论让人不禁疑问,年轻人真的那么好伺候吗?
事实上,尽管年轻人愿意尝鲜、消费冲动,但深圳的餐饮市场却异常残酷。在这里,餐饮创业者们必须具备强烈的市场导向性,他们的创业不是“我会什么所以做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我做什么”。
林鲜记鸡煲是近两年深圳大热的创新餐饮品牌之一。他们将潮汕牛肉火锅的模型和鸡肉品类融合,创新出“分部位鸡肉”的吃法。尽管录制时已是晚上九点,但位于商场三楼的林鲜记门店依旧满客,还有少量顾客在等位。林鲜记鸡煲创始人李林臻介绍,这家店是商场里坪效最好的门店之一。他认为,林鲜记的成功得益于品类创新或微创新的红利,但仅仅依靠红利是不够的,餐饮还需要注重组织力。
同样,胖明螺蛳粉的创始人付启明也强调了市场导向性的重要性。在开设胖明螺蛳粉前,他已有过成功的餐饮经验,但他认为那些呆在办公室里插地图的故事脱离了餐饮的本质。他去探店、找老店、找“自然生长的店”、找“真实的需求”。最终,他发现了胖明螺蛳粉的市场潜力,并将其定位为人均40元左右的品质快餐,既比北京和上海低一丢丢,又完全超越传统20元区间的螺蛳粉。这一模型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
辣可可创始人喻义则通过差异化竞争在深圳湘菜市场中脱颖而出。他将湖南的“烟火气”和广东的“鲜活感”结合,用大块牛肉提升价值感,再针对写字楼做“高效出餐”,既满足湖南人的口味记忆,又适配深圳的快节奏。他要求核心团队每个月“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市场,了解市场的变化。
蚂蚁洞创始人路晴作为南下深圳的东北人,她非常清楚深圳餐饮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她认为,深圳效率高、年轻人多,但这里的餐饮逻辑与北方完全不同。在北方,某一项突出就能活下去;而在深圳,必须综合维度都够好。深圳的消费者见多识广,不进步就会被抛弃。
深圳餐饮市场的这种开放和务实精神,正好适配现在的餐饮新周期。这里的消费端透露出超乎寻常的理性气息,不迷恋网红、不为品牌买单,每个人都有自己清晰的消费观和理念。这种理性和务实的精神,使得深圳餐饮市场在新周期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