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取得突破 成功研发新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时间:2025-09-20 06:05:04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氢负离子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室温条件下可稳定工作的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氢负离子电池作为颠覆性储能技术,其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但通过氢负离子的迁移实现能量存储与释放。与传统电池相比,该技术在大规模储能、移动电源、特种电源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然而,电解质材料的研发长期制约着氢负离子电池的实用化进程——既要保证高离子电导率,又需具备低电子电导率、优异热稳定性及电化学稳定性,同时要与电极材料良好兼容。

研究团队自2018年起开展氢负离子传导机制攻关,2023年创新性提出"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成功开发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科研人员通过将高稳定性的氢化钡薄层包覆在三氢化铈表面,构建出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这种新型电解质材料在25℃环境下即可实现高效的氢负离子传导,同时兼具出色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完美解决了传统材料的性能矛盾。

基于新型电解质材料,研究团队采用储氢性能优异的氢化铝钠作为正极,以贫氢态的二氢化铈作为负极,成功组装出全球首个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该装置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从理论模型到实验验证的关键跨越,为氢负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材料基础与技术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