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启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计划,携手全球共绘未来十年脑科学三大里程碑

   时间:2025-09-20 15:31:36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场聚焦脑科学前沿领域的国际盛会在上海拉开帷幕——2025介观脑图谱国际研讨会作为第十八届浦江创新论坛的核心板块正式启幕。此次会议不仅见证了“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的诞生,更通过发布《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为全球脑科学研究搭建起系统性合作框架。

会议期间,由科学界发起的“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引发广泛关注。该计划旨在整合国际顶尖科研资源,推动技术标准与数据规范的统一,促进全球科研机构在脑图谱绘制技术、关键设施及分析工具方面的共享。作为中国主导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这一计划被视为引领新一轮脑科学革命的关键抓手,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从参与走向主导的转型。

据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介绍,白皮书明确了未来十年的战略路线图。计划将构建覆盖全球的开放科研网络,重点突破三大科学目标:其一,完成首个具备细胞类型特异性的灵长类全脑介观联接图谱,解析认知功能的神经网络基础;其二,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建立单细胞分辨率的脑细胞图谱,系统表征全生命周期的细胞多样性;其三,绘制突触三维结构图谱,识别与脑功能、衰老及疾病相关的超微结构特征。

这一国际合作倡议的筹备工作可追溯至2020年。当年,科技部在上海主持召开专项座谈会,宣布成立中国工作组,为全球协作奠定基础。五年来,项目已汇聚世界多国顶尖团队,在介观脑图谱核心技术研发和资源整合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合作网络持续扩展。目前,中国在技术标准制定和跨机构协作中已发挥核心协调作用。

蒲慕明院士特别强调,计划的成功实施依赖于技术标准的全球统一。联盟将推动从样本处理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标准化,确保不同实验室产生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例如,在突触结构解析领域,通过建立三维重建的通用协议,各国研究者可共享高精度成像数据,加速对认知障碍疾病机制的解析。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与会专家指出,灵长类脑图谱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认知的神经基础,更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脑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支撑。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化,这一领域有望在十年内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跨越。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