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部六省人口“大迁徙”:哪些城市在崛起,哪些在“失血”?

   时间:2025-09-21 11:47:03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中部六省人口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四年间,各省份人口流动呈现差异化特征,省会城市成为人口集聚的核心区域,而部分地级市则面临人口流失压力。

湖北省会武汉以148.3万人的增量领跑中部,四年增幅达12%。这一数据背后存在特殊背景:2020年疫情导致人口短暂外流,随后出现补偿性回流。若将统计周期延长至五年,武汉人口增长达260万,但这种增长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该省其他城市中,仅襄阳实现1.9万人的微弱增长,宜昌则下降2.3%。神农架、天门、潜江三地人口降幅超过6%,位列中部前三。

江西省会南昌成为省内唯一增长点,四年吸纳41.5万人,增幅6.6%。全省总体流失16.9万人,其中上饶减少14万人,吉安以2.7%的降幅居首。赣州、景德镇等城市人口变动相对平稳,显示区域发展分化特征。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湖南省会长沙四年吸纳56.9万人,增幅5.7%。但全省其他地市普遍下降,永州以27万人减少量和5.1%降幅双双"夺冠"。全省人口总量下降1.6%,在中部六省中降幅最大,反映人口持续外流的深层问题。

河南省会郑州四年增长48.5万人,增幅3.9%,副中心洛阳仅增加2.4万人。周口、驻马店等南部城市人口减少超20万,周口降幅达4.4%。长三角地区成为河南人口主要流向地,苏州、杭州等城市外来人口中河南籍占比显著提升。

山西省呈现"一城独大"格局,太原增长21万人,增幅4%。临汾减少12.1万人,忻州降幅3.2%。这种人口集中趋势在资源型省份中具有典型性,反映产业转型期的人口再分布特征。

安徽省人口态势呈现独特性,四年增长0.3%,成为中部唯一正增长省份。合肥增长63.2万人,增幅6.7%,增量居省会城市第三。值得关注的是,马鞍山、芜湖、滁州三个南京都市圈成员同步增长,显示跨省域城市群的人口虹吸效应。阜阳减少近16万人,亳州降幅2.7%,呈现地理区位决定的人口流向特征。

综合来看,中部省份人口加速向省会城市集聚,形成"强省会"与"弱地市"的鲜明对比。二线城市凭借就业机会多样性和生活成本优势,在人口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种趋势既反映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也预示着未来城市格局的深刻调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