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正式发布了神农大模型3.0版本。这款面向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全国农业学科与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标志着我国农业智能化进程迈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模型重点打造36个农业智能体,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模型体积与性能的双重突破。
研发团队在模型架构上采用动态稀疏机制与增量压缩技术,成功将模型算力需求缩减50%。在保持核心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关键任务性能损耗控制在1%以内。这种技术突破使农业AI应用从"可用"阶段升级为"易用、普惠"阶段,为农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更经济的解决方案。目前推出的32B、7B和1B三个版本,可满足不同场景的部署需求。
与模型同步推出的"神农大模型智能体平台"构建了完整的农业AI应用生态。该平台深度整合大模型能力,兼容主流通用模型架构,支持智能体在多种环境下的灵活部署。通过模块化设计,平台实现了农业全链路的数据协同与业务联动,为智慧农业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
针对农业场景的特殊需求,研发团队同步推出三款专用一体机设备。"神农-启航"适配1B轻量级模型,"神农-拓疆"支持7B标准模型,"神农-至臻"则搭载32B旗舰模型。这些设备采用三防设计,可在-20℃至60℃环境稳定运行,具备完全离线工作能力。其"即插即用"的特性,使田间地头、温室大棚等场景的AI部署变得简单高效。
实际应用数据显示,神农大模型已在京津冀、内蒙古、东北等地区开展规模化应用,累计服务农业从业者超过10万人次。通过智能种植指导、病虫害预警、产量预测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模型覆盖的作物种类超过200种,应用场景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全产业链环节。
核心亮点:全国农业学科覆盖最完整的大模型体系,36个专业智能体精准服务农业细分领域;算力效率提升50%的技术突破,实现高性能与低成本的平衡;智能体平台与专用硬件协同,构建安全可控的农业AI生态;三防一体机适应极端环境,保障农业现场的稳定运行。